周明远听见书斋老板叫他周大善人,嘴角抽了抽,别人说也就是背后说说,这还是他第一回听见有人方面这么喊他,真就……挺难为情。

    “这些书是给整个村子的人看的,不光我家孩子看。”周明远一向实在,书斋老板问他,他也就实话实说。

    “白看啊,收钱不?”

    “不收钱,看个书而已,还收啥钱呀,我闺女说了,免费看。”

    书斋老板和伙计同时咂咂嘴,周家真是大手笔,王家庄的村民真有福气,个个孩子都能念书,还有免费的书看,真叫人心动。

    回家的路上,清荷拿帷帽挡着太阳,心里琢磨着,家里是不是该买辆马车,牛车只有车架,没有车顶,夏天太晒人了。

    牛车实用,牛能拉货能耕地,又好养活,就是没法子装车厢。

    碰上个吹风下雨,或是这样大太阳的天,坐牛车出门,除了省些脚力外,哪儿哪儿都受罪。

    为了出门更方便更舒服,还是得买辆马车,也不知道云溪镇上有没有好马卖,要是没有,就去平阳县看看。

    用来装书的屋子,就在村学的隔壁,比较小,不过放书还是够了。

    买回来的书,清荷不打算直接拿给村民看,村民们手粗,小孩子又调皮,没轻没重的,很容易把书弄坏。

    这些书买来并不便宜,弄坏了还得去买,不太划算。

    她想着还是让王永才找他那些朋友抄书,抄出来的书拿出来大伙看

    ,书斋里买的放在她家里头收着。

    这样就算有书被弄坏弄脏,也只需重抄一本,不用另外花钱买。

    放书的书架,找了王木匠打,打书架不要什么花纹,结实耐用就行。

    王木匠本来在忙着给清荷做衣架,一下子又得了打书架的活,他只有一个儿子能帮忙,还有犹豫着接不接。

    清荷让他接下,先把书架做好,打完书架再做衣架,左右陆家的新家具也还没做好,不急着用衣架。

    黄秀才心急,还没等整理书籍,便厚着脸皮跟清荷借了两本书看。

    清荷欣然同意,书就是买来看的,黄秀才如此用功,她也盼着他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