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六,下了多日的雨总算停了。

    覆盖在小山村的阴云,脱下灰衣,换了一身白裳,飘在湛蓝的天空中。

    雨过天晴,气温回升,万物似乎都活了过来。

    被雨困在家里好些天的王家庄众人,终于也能出来活动活动了。

    才下过雨,地里的土没法子下脚,也做不了地里的活,大伙干脆三五一群地聚在一起,晒着太阳唠嗑。

    李氏本想今天就搬东西,万氏拦着不让,说这几天下雨,外头的路没人走,长了青苔走上去滑溜溜的,让李氏等干透了再搬。

    媳妇舍不得她,李氏心里清楚,她想着左右就这几天的事,等两天就等两天吧,不是什么大事。

    清荷今天要去镇上一趟,她有些事要去办,要去铁匠铺打几把刮凉粉的铁刮子,还要和里正商量一下办书楼的事。

    抄书的事,自从去年交给黄秀才管理后,清荷是只管出钱,再也没管过这里头的事。

    黄秀才听清荷说过,想在镇上和县里都办上书楼,叫广大莘莘学子能有免费书看,这在黄秀才等读书人看来,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黄秀才一心想早些把事情办妥,可光靠他们几人抄书,就是日夜不停地抄,速度也快不起来。

    要提高抄书的效率,办法很简单,就是多招人,读书人脑子灵活,黄秀才写了一张招人单子,贴在镇上的公示栏里。

    单子上写明了要招读书人抄书,要求字迹工整,不胡编乱写

    ,允许有少量墨团,后头还写了要报名的人可以去找孔秀才等人。

    黄秀才要给村里的孩子上课,腾不出时间来,只好把事情拜托给了几位好友。

    一听说有抄书的活,附近几个村里的读书人,没人不心动。

    读书人能接的活不多,除了抄书就是替人写信,做账房其实也可以。

    可他们还要念书,没办法天天在铺子里记账,好几天才去铺子里一次的账房,没有哪个东家会愿意的。

    因此镇里的读书人,大多都是靠写信和抄书挣钱。

    云溪镇上只有两家书斋,书斋里抄书的要求高,不能错字不能有墨团,一旦污了书籍,抄出来的书也就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