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会议在德国慕尼黑召开,李润石一到慕尼黑,立刻去见了法国总理达拉第。法国总理试目光有些游移,尤其是目光与李润石锐利坚定的目光碰撞后,他就垂下了视线。
李润石单刀直入,“总理先生,我在来这里的路上已经听说,波兰与匈牙利全都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领土要求。我现在想确定法国方面的态度。”
法国总理达拉第面对这样的问题,下意识的咬了咬嘴唇,仿佛是在积攒自己的勇气。过了好一阵,他才答道:“法国国内各党都反对进攻德国,他们认为这将引发德国对法国的进攻。”
李润石严肃的问道:“据我所知,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开始总动员,很快就将完成总动员。如果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一两个月内无法攻破捷克斯洛伐克的防线,法国利用这段时间能否完成初期动员?”
达拉第不知道李润石是明知故问,还是真的认为法国国民在某些条件下会对德国发动进攻。为了让李润石搞清楚现在的局面,达拉第解释道:“法国人民反对参与战争。而且英、法、德、意四国进行了外长级的会面,德国与意大利已经明确表态,愿意签署四国相互之间绝不用战争解决纷争的协议。”
一股荒谬的感觉直冲李润石脑门,以至于李润石不得不先点根烟来快速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下,李润石想起了何锐的话,只要李润石与欧洲的领导人交流一下,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何锐的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法国的反应让李润石差点就发火了。
按捺住愤怒,李润石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道:“总理先生,中国素来热爱和平,中国追求和平的道路证明,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我想请问您,现在法国国民认为,对德国发动进攻,是求和平还是求战争?”
达拉第愣住了,他一时搞不清楚李润石的意思。思索一阵后,达拉第才无奈的答道:“总理阁下,以您对欧洲的了解,我想您应该能理解法国的民意。”
李润石没想到法拉第居然这么诚恳,在欧洲的文明中,并没有中国真正维护和平的基因。倒不是说欧洲人天生就邪恶,而是欧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让欧洲沉淀出维护和平的基因。中国不仅有分裂的惨痛经验,也有如何统一东亚地区的充分战争经验。所以中国的治乱循环才能充分对比。最终沉淀出队和平的充分理解。
极端点说,罗马帝国并没有给整个欧洲带来秦始皇级别的真正统一,从此欧洲就陷入了2000年类似中国战国时代的格局。欧洲漫长的战国时代,又创造出了适合战国时代的生产以及生产关系,反过来强化了分裂。
在战国时代的环境下,可能出现真正期待结束战争的理念,却不存在维护和平的理念。法国民众是真的认为,如果对德国开战,其目的就是消灭德国。最少也是消灭德国的统一政府,让德意志地区再次分裂。法国民意如此,法国人民自然知道发动这样的战争需要法国付出多大的代价!
李润石只能问道:“如果法国妥协,德国国内反纳粹的力量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那些怀疑希特勒的人会认为,希特勒对于国际政治的理解是正确的,进而相信希特勒的路线是正确的。法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危险了么?”
面对这个问题,达拉第甚至没有回答,只是垂下目光叹息一声。看来,法国已经完全不在意德国国内的反纳粹势力的未来。于是,与法国总理达拉第的会面就在毫无成果的局面下结束了。
李润石的安排中完全没有与希特勒与墨索里尼见面的安排,他立刻去见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已经抵达慕尼黑的张伯伦在旅馆里见了李润石。
张伯伦长相冷峻,充满了英国精英那种官僚范儿。李润石很不待见这样的官僚味儿,所以单刀直入,“英国政府不愿意通过战争行为来遏制德国的战争行动,必然会导致德国国内的反纳粹力量遭到沉重打击。英国政府认识到了这样的风险么?”
听到李润石的问题,张伯伦的嘴角不仅微微上扬了一下。就在不久前,以德国贝克中将为首的一些反纳粹的德国将校们通过秘密渠道向英国政府转达了他们的看法,如果英法对纳粹政府采取军事行动,那么德国军官们会配合英法的行动去逮捕希特勒,以扭转纳粹德国的路线。
张伯伦对于这样的叛国行为十分不屑。同时也因为英国在德国的影响力感到了局面依旧在英国的控制之中。对于贝克这样的里通外国的军人来说,他们只有英国可以选择。只要英国不主动发动战争,如贝克这样的军人就会持续与英国维持密切的关系。英国可以轻松的获得德国内部的军事计划与安排,英国就会处于不败之地。
既然李润石代表的何锐政府态度这么坚定,张伯伦索性反问道:“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关系这么密切,为什么中国会采取引发欧洲战争的建议。虽然王国政府并不认为中国想发动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没有考虑过战争会让欧洲陷入全面混乱么?”
倒打一耙的反问让李润石差点哑然失笑,最后索性问道:“首相先生,你说的是真心话么?”
张伯伦愣住了,虽然他很想维持优雅绅士的形象,却也忍不住用严厉的语气问道:“总理先生,您知道外交会议都有记录么?”
李润石单刀直入,“总理先生,我在来这里的路上已经听说,波兰与匈牙利全都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领土要求。我现在想确定法国方面的态度。”
法国总理达拉第面对这样的问题,下意识的咬了咬嘴唇,仿佛是在积攒自己的勇气。过了好一阵,他才答道:“法国国内各党都反对进攻德国,他们认为这将引发德国对法国的进攻。”
李润石严肃的问道:“据我所知,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开始总动员,很快就将完成总动员。如果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一两个月内无法攻破捷克斯洛伐克的防线,法国利用这段时间能否完成初期动员?”
达拉第不知道李润石是明知故问,还是真的认为法国国民在某些条件下会对德国发动进攻。为了让李润石搞清楚现在的局面,达拉第解释道:“法国人民反对参与战争。而且英、法、德、意四国进行了外长级的会面,德国与意大利已经明确表态,愿意签署四国相互之间绝不用战争解决纷争的协议。”
一股荒谬的感觉直冲李润石脑门,以至于李润石不得不先点根烟来快速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下,李润石想起了何锐的话,只要李润石与欧洲的领导人交流一下,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何锐的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法国的反应让李润石差点就发火了。
按捺住愤怒,李润石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道:“总理先生,中国素来热爱和平,中国追求和平的道路证明,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我想请问您,现在法国国民认为,对德国发动进攻,是求和平还是求战争?”
达拉第愣住了,他一时搞不清楚李润石的意思。思索一阵后,达拉第才无奈的答道:“总理阁下,以您对欧洲的了解,我想您应该能理解法国的民意。”
李润石没想到法拉第居然这么诚恳,在欧洲的文明中,并没有中国真正维护和平的基因。倒不是说欧洲人天生就邪恶,而是欧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让欧洲沉淀出维护和平的基因。中国不仅有分裂的惨痛经验,也有如何统一东亚地区的充分战争经验。所以中国的治乱循环才能充分对比。最终沉淀出队和平的充分理解。
极端点说,罗马帝国并没有给整个欧洲带来秦始皇级别的真正统一,从此欧洲就陷入了2000年类似中国战国时代的格局。欧洲漫长的战国时代,又创造出了适合战国时代的生产以及生产关系,反过来强化了分裂。
在战国时代的环境下,可能出现真正期待结束战争的理念,却不存在维护和平的理念。法国民众是真的认为,如果对德国开战,其目的就是消灭德国。最少也是消灭德国的统一政府,让德意志地区再次分裂。法国民意如此,法国人民自然知道发动这样的战争需要法国付出多大的代价!
李润石只能问道:“如果法国妥协,德国国内反纳粹的力量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那些怀疑希特勒的人会认为,希特勒对于国际政治的理解是正确的,进而相信希特勒的路线是正确的。法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危险了么?”
面对这个问题,达拉第甚至没有回答,只是垂下目光叹息一声。看来,法国已经完全不在意德国国内的反纳粹势力的未来。于是,与法国总理达拉第的会面就在毫无成果的局面下结束了。
李润石的安排中完全没有与希特勒与墨索里尼见面的安排,他立刻去见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已经抵达慕尼黑的张伯伦在旅馆里见了李润石。
张伯伦长相冷峻,充满了英国精英那种官僚范儿。李润石很不待见这样的官僚味儿,所以单刀直入,“英国政府不愿意通过战争行为来遏制德国的战争行动,必然会导致德国国内的反纳粹力量遭到沉重打击。英国政府认识到了这样的风险么?”
听到李润石的问题,张伯伦的嘴角不仅微微上扬了一下。就在不久前,以德国贝克中将为首的一些反纳粹的德国将校们通过秘密渠道向英国政府转达了他们的看法,如果英法对纳粹政府采取军事行动,那么德国军官们会配合英法的行动去逮捕希特勒,以扭转纳粹德国的路线。
张伯伦对于这样的叛国行为十分不屑。同时也因为英国在德国的影响力感到了局面依旧在英国的控制之中。对于贝克这样的里通外国的军人来说,他们只有英国可以选择。只要英国不主动发动战争,如贝克这样的军人就会持续与英国维持密切的关系。英国可以轻松的获得德国内部的军事计划与安排,英国就会处于不败之地。
既然李润石代表的何锐政府态度这么坚定,张伯伦索性反问道:“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关系这么密切,为什么中国会采取引发欧洲战争的建议。虽然王国政府并不认为中国想发动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没有考虑过战争会让欧洲陷入全面混乱么?”
倒打一耙的反问让李润石差点哑然失笑,最后索性问道:“首相先生,你说的是真心话么?”
张伯伦愣住了,虽然他很想维持优雅绅士的形象,却也忍不住用严厉的语气问道:“总理先生,您知道外交会议都有记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