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锐接过名片,上面头衔是‘三井株式会社’副社长。他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从头衔和派头来看,应该是三井财阀的重要人物。

      “何君所说的都能切中肯綮,不知道何君在日本未来国家经济政策方面可有思路。”

      说完,三井康木打量着何锐,就见何锐微微皱眉,并没说话。

      三井不觉得意外,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哪里那么容易制定。日本高层里面那么多优秀人才,尚且没办法拿出完全令人信服的政策。如果不是眼见何锐即将离开,三井无论如何不会提出这般问题。

      三井康木对何锐了解不多,开始关注何锐是半年多前。

      何锐根据所谓的‘地缘政治学’精准预测世界大战,才名声大噪。东大平丰盛教授正是通过与何锐进行论文合作,获得学术界的承认才一举从副教授升为教授。

      但有好处的地方也会有麻烦。当朝日新闻开始大量转载两人合作的论文和预测后,之前何锐‘向大藏省郑重建议’的事情也被报道出来。一口巨大无比的黑锅从天而降,砸得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和首相大隈重信眼冒金星。

      文章发表之后立即引起热议,记者分别访问了东京银行业和企业界的诸多高管,三井家兴办了日本第一家私人银行,自此才真正的听说到有何锐这么一号人。

      面对记者的询问,各银行纷纷表示大藏省在战前确实没有任何举措。

      “所谓举措简直无稽之谈,谁能想得到一个中国人猜得这么准?”一位不愿暴露身份的消息人士称,“实际上,(这件)事情有人是提起过,不过是在居酒屋里当作谈资。谁会把一个陆军军官的经济预测放到正式工作中呀?”

      然而,在野党的目的是倒阁,有了机会怎能放过。他们在国会中冷嘲热讽,大隈重信先是装聋作哑,实在不行了只好向国民致歉。高桥是清亲自会晤何锐,以每月150円津贴聘请平丰盛教授和‘助理’何锐为大藏省特别经济顾问。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大藏省聘请平丰盛教授与何锐的事在报纸上登出来,以此平息舆论压力……

      “三井先生。”何锐开口了。三井康木赶紧收回心思。

      “经济政策,关注的是生产与需求。当下的需求源自战争,当这个需求消失,国家政策就应当去创造需求。利用创造出的需求提供就业,维持经济运行。”

      三井康木大大不解,“何君,你所说的创造出来的需求,怎么有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意思。如果有这些需求,何须创造,政府早就开始行动了。”

      何锐摇摇头,“创造需求是个很高级的国家政策。想实施,需要几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国家有能力降低利息。通过战时出口,日本从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手里货币相对充足,能满足这点。其次,在低利率下有明确的投资对象。国家投资方向要限定在基础建设等国计民生的领域。铁路,港口,电力。城市内的建设新住房,改善居住环境,调整工业区位置,解决工人通勤交通的困难。通过扩大教育规模,提升日本受教育人口数量,提高日本人民素质。钱花出去了,看似没有实际盈利。因为这些钱要起的作用本就不是盈利,而是维持经济运行,让人民不失业,有收入。如果能做到的话,未来收益自然可期。现在经济不好,但是经济不会永远不好下去。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产业升级不仅能维持就业和经济运行,还能为更长远的生产投资扩张准备好基础。一旦海外市场出现变化,日本就可以立刻开动马力,全力生产。”

      三井康木陷入了深思之中,旁边的记者继续刷刷点点的快速记录。

      何锐又掏出怀表看了看。见何锐想告辞,三井康木说道:“何君,请坐我的车,让我送何君前往码头吧。”

      何锐也不推辞,笑道:“那可就多谢了。”

      在前往码头的道路上,三井康木在车里又问了不少问题,却多是与中日两国相关。看得出,三井康木对中国事务非常关注,言谈间深沉而不失礼貌。此时的日本精英昂扬向上,对于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虽然略显稚嫩,但野心勃勃尽显朝气,何锐不由得心情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