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明望着摆在地上那才打制过半的曲辕犁,一脸的激动与不舍,仍在极力争取着。
李泰却笑着摆摆手:“周戍主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园中人力不足,实在无暇制新,并不是计较价格高低。先民悯农,所以造此良器益耕,我如果专据己有、恃此牟利,还有什么面目立此天地之间?
戍中若有善作木工者,可来我处,我可指点他们打制新犁,惠此一方,绝不藏私。当然,他们入此学技的饮食耗料,我家是不能承担的。毕竟地未有产,量入为出……”
“郎君高义、郎君高义!我代乡人多谢郎君赐传妙术,自此以后,郎君是我商原贵人!周某在乡一日,乡人敢有挑衅滋扰者,我必为郎君护卫!”
周长明听到这话,顿时一脸的惊喜,提拳捶着自己的胸口并正色道:“耕时虽晚,乡人有力!我自率众助郎君耕熟此田,耕罢学工,绝不有损户里浆食!”
李泰闻言后,对这周长明更增好感。这家伙最初见面时虽然凶横鲁莽,但却言出必践,从昨天开挖水渠,入夜都没休息,一直到了清早,才将沟渠挖进他家地里。
本来周长明已经打算告辞离开,见到李泰熬夜整装起来的曲辕犁入地试耕,便看得眼睛都直了,对这精耕省工的新式农具惊羡不已,于是便找到李泰、有了这一番对话。
李泰倒是没想着要利用曲辕犁谋求多大利益,这中古时期集大成的农具对农业生产意义极大,只有快速推广开来,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
当然,他也并不是处处为别人着想、不计自身利害的圣人,之所以把曲辕犁打制出来,是想着说服武乡县令同意他昨天对郑满的提议,倒是没想到先折服了周长明这个戍主。
他并不想与左近乡人关系处的太僵,有周长明这一保证,倒是省心许多。接下来就算不能说服县令,倒也不算全无收获。
两人这里刚刚结束谈话,郑满已经飞奔过来,指着田中仍在耕作的曲辕犁说道:“县尊已经来到,这就是李郎昨日所言可说服县尊的妙计?”
李泰先不答话,而是快步走向田间,看到那位县令已经在自家部曲的指点下试着操作这犁具,便微笑上前拱手道:“薄学后进李伯山,见过县尊。有此不厌耕事的尊长临民治境,乡土富足未远!”
杜昀只看了李泰一眼便收回视线,扶着耕犁走出数步,一个把持不稳,犁铧脱沟而出。李泰在旁见到,便示意部曲拉住耕牛,自己上前放下犁箭,才又对县令笑语道:“如此吃地更深,铧不脱沟。”
“果然是一位少年俊才,郑从事之前赞言不虚!”
县令看到这一幕,眼神更是一亮,但也没有再继续去操作,迈步走到田垄上,才对李泰笑语颔首道:“正光旧年,某曾游学洛下,幸仰尊府文恭、宣景等诸公风采,至今难以忘怀!”
“宣景公正是晚辈大父,马齿草具、学业未达,有没祖声,实在惭见亲友。”
李泰闻言后连忙又说道,他早已经从郑满口中打听到这位县令的身份,据说乃是出身京兆杜氏。他倒不知道对方同李家祖宗有没有什么交情,但既然对方拿这说事,也没有必要寻根究底。
杜昀听到这回答,顿时又来了言谈兴致,接连又说了几个李氏先人谥号官爵、似乎在表示自己同他们一家真的挺熟。
李泰便连连点头应是,心里则在盘算着稍后能不能凭此提高下价码。
“李郎田中这犁具精耕省工,与诸旧具大不相同,可见确有躬耕治业的家教智慧。”
李泰却笑着摆摆手:“周戍主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园中人力不足,实在无暇制新,并不是计较价格高低。先民悯农,所以造此良器益耕,我如果专据己有、恃此牟利,还有什么面目立此天地之间?
戍中若有善作木工者,可来我处,我可指点他们打制新犁,惠此一方,绝不藏私。当然,他们入此学技的饮食耗料,我家是不能承担的。毕竟地未有产,量入为出……”
“郎君高义、郎君高义!我代乡人多谢郎君赐传妙术,自此以后,郎君是我商原贵人!周某在乡一日,乡人敢有挑衅滋扰者,我必为郎君护卫!”
周长明听到这话,顿时一脸的惊喜,提拳捶着自己的胸口并正色道:“耕时虽晚,乡人有力!我自率众助郎君耕熟此田,耕罢学工,绝不有损户里浆食!”
李泰闻言后,对这周长明更增好感。这家伙最初见面时虽然凶横鲁莽,但却言出必践,从昨天开挖水渠,入夜都没休息,一直到了清早,才将沟渠挖进他家地里。
本来周长明已经打算告辞离开,见到李泰熬夜整装起来的曲辕犁入地试耕,便看得眼睛都直了,对这精耕省工的新式农具惊羡不已,于是便找到李泰、有了这一番对话。
李泰倒是没想着要利用曲辕犁谋求多大利益,这中古时期集大成的农具对农业生产意义极大,只有快速推广开来,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
当然,他也并不是处处为别人着想、不计自身利害的圣人,之所以把曲辕犁打制出来,是想着说服武乡县令同意他昨天对郑满的提议,倒是没想到先折服了周长明这个戍主。
他并不想与左近乡人关系处的太僵,有周长明这一保证,倒是省心许多。接下来就算不能说服县令,倒也不算全无收获。
两人这里刚刚结束谈话,郑满已经飞奔过来,指着田中仍在耕作的曲辕犁说道:“县尊已经来到,这就是李郎昨日所言可说服县尊的妙计?”
李泰先不答话,而是快步走向田间,看到那位县令已经在自家部曲的指点下试着操作这犁具,便微笑上前拱手道:“薄学后进李伯山,见过县尊。有此不厌耕事的尊长临民治境,乡土富足未远!”
杜昀只看了李泰一眼便收回视线,扶着耕犁走出数步,一个把持不稳,犁铧脱沟而出。李泰在旁见到,便示意部曲拉住耕牛,自己上前放下犁箭,才又对县令笑语道:“如此吃地更深,铧不脱沟。”
“果然是一位少年俊才,郑从事之前赞言不虚!”
县令看到这一幕,眼神更是一亮,但也没有再继续去操作,迈步走到田垄上,才对李泰笑语颔首道:“正光旧年,某曾游学洛下,幸仰尊府文恭、宣景等诸公风采,至今难以忘怀!”
“宣景公正是晚辈大父,马齿草具、学业未达,有没祖声,实在惭见亲友。”
李泰闻言后连忙又说道,他早已经从郑满口中打听到这位县令的身份,据说乃是出身京兆杜氏。他倒不知道对方同李家祖宗有没有什么交情,但既然对方拿这说事,也没有必要寻根究底。
杜昀听到这回答,顿时又来了言谈兴致,接连又说了几个李氏先人谥号官爵、似乎在表示自己同他们一家真的挺熟。
李泰便连连点头应是,心里则在盘算着稍后能不能凭此提高下价码。
“李郎田中这犁具精耕省工,与诸旧具大不相同,可见确有躬耕治业的家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