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时局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与诉求。杨愔作为齐主高洋的头号心腹,自然不太希望诸如常山王高演这样的宗王在时局军政体系中拥有太强烈的存在感。而且他之所以希望朝廷此番能与李伯山讲和,也不仅仅只是基于当下国情。
从国家政权层面上而言,李伯山作为敌国大将自然是需要严格防备的大敌。但是抛开政权立场不说,李伯山又是当今世上世族名门当中最为出色代表,其人本身就是北镇兵变以来世家大族在时局之内所达成的一座高峰。
杨愔作为北齐宰相,自然不会有什么通敌资敌的想法。但是国中比较失衡的势力对比情况,也让他不得不考虑的更加全面。
虽然眼下因为皇帝高洋一贯强势的做法,使得鲜卑武人与汉人朝士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凸显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就不存在。人需有居安思危之心,以前的杨愔除了效忠于皇帝之外并没有其他太多的选择,如今却是看到了另一个可能。
如今看来,李伯山是极有可能成为关西霸府新的首领。一旦其人上位,从感情上而言那些鲜卑勋贵们也难以再对汉人世族与豪强们加以群体性的鄙视与霸凌,六镇兵变后武人当国虽然也是事实,但李伯山后来居上,同样也是一步一个镇兵的踩踏着上位的。
除了这些心理上、感情上的改变,当李伯山上位于关西后,对于整个天下间的世族成员们的生存空间都有所改善。
之前北齐因为更加富强的缘故,吸引了大部分的关东世族成员效力于此,但今李伯山上位于关西,对世族名流的吸引力也是暴增。尽管西魏相对北齐仍显贫弱,但李伯山与北齐交战却是一贯的强势全胜,而且其人用士必然也要比北齐的政治环境更加优裕。
如果北齐想要留住这些世族人才,那就必然要作更多的政治资源倾斜给关东世族成员们,这也就影响了北齐国内政治势力的格局。
而且李伯山今与北齐修好,也算是开启了一个两国新的交往方式,不再是一味的敌对,有了和平共处的空间。如此一来又会让北齐的对外军事强度有所降低,战争需求降低后,则就会进一步的挤压晋阳勋贵的话语权。
综合种种,才是杨愔想要促成这一次和谈的所有原因,此事如若能成,可能会对整个天下的势力格局都有所改变。虽然这也只是杨愔的美好愿景,但也值得去加以努力将之实现。
高洋倒是没有像杨愔所设想的那样全面,当听到杨愔自述前来晋阳是为了担心常山王趁机请事以收买人心,心里便也谅解了杨愔。
沉吟一番后,他便推了杨愔一把并说道:“既然有此觉悟,还不速往参议其事,勿使余子夺言决事!”
杨愔听到这话后,便也连忙作拜告退,然后匆匆退出了殿堂。
高洋又返回殿中,先将几人呈交的奏章细览一番,而后又着员奉进纸笔,亲手将几人登殿来凡所言论全都抄录下来,又取殿中侍员所录相与对比,竟然鲜有相差,足见其人捷才强记。
旋即高洋便将纸笔一抛,指着殿中侍者大笑道:“狗奴还不速进美酒、召美人来侍!”
对于李伯山的请和,很快晋阳方面便有了决断,以去年因罪除名、受罚配入甲坊为奴的安定王贺拔仁为太保、领衔使团,前往河洛相与议盟。
以贺拔仁为首的北齐使团抵达河阳之后,李泰这里也做出了相关的安排,他自己坐镇于柏亭城中,以留守金墉城的于谨作为代表同齐使进行交涉。
关中的局势之纷乱出乎李泰的想象,而据守九曲城的段韶却还拥有可观的兵力,短时间内也很难攻破其城。为了能够早日返回关中以控制局面,李泰也只能暂时放弃继续扩大战果的打算。
因为双方都有止戈罢兵的需求,所以谈判倒也进行的比较顺利。像是交换俘虏人质,包括当年贺拔岳率部西行时遗留在晋阳的那些眷属们,北齐也都未作留难、同意归还,诸如宇文家和独孤信等遗留在关东的亲属,都可借此机会前往关中。
比较有争议的那就是李泰之前所提出的领土条件,很明显北齐是不可能答应将河洛地区完全割让,虽然说眼下李泰已经实际占有了大部分的河洛地区,但他很难长久驻守于此也是双方都清楚的一个情况,北齐自然不肯让步。
从国家政权层面上而言,李伯山作为敌国大将自然是需要严格防备的大敌。但是抛开政权立场不说,李伯山又是当今世上世族名门当中最为出色代表,其人本身就是北镇兵变以来世家大族在时局之内所达成的一座高峰。
杨愔作为北齐宰相,自然不会有什么通敌资敌的想法。但是国中比较失衡的势力对比情况,也让他不得不考虑的更加全面。
虽然眼下因为皇帝高洋一贯强势的做法,使得鲜卑武人与汉人朝士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凸显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就不存在。人需有居安思危之心,以前的杨愔除了效忠于皇帝之外并没有其他太多的选择,如今却是看到了另一个可能。
如今看来,李伯山是极有可能成为关西霸府新的首领。一旦其人上位,从感情上而言那些鲜卑勋贵们也难以再对汉人世族与豪强们加以群体性的鄙视与霸凌,六镇兵变后武人当国虽然也是事实,但李伯山后来居上,同样也是一步一个镇兵的踩踏着上位的。
除了这些心理上、感情上的改变,当李伯山上位于关西后,对于整个天下间的世族成员们的生存空间都有所改善。
之前北齐因为更加富强的缘故,吸引了大部分的关东世族成员效力于此,但今李伯山上位于关西,对世族名流的吸引力也是暴增。尽管西魏相对北齐仍显贫弱,但李伯山与北齐交战却是一贯的强势全胜,而且其人用士必然也要比北齐的政治环境更加优裕。
如果北齐想要留住这些世族人才,那就必然要作更多的政治资源倾斜给关东世族成员们,这也就影响了北齐国内政治势力的格局。
而且李伯山今与北齐修好,也算是开启了一个两国新的交往方式,不再是一味的敌对,有了和平共处的空间。如此一来又会让北齐的对外军事强度有所降低,战争需求降低后,则就会进一步的挤压晋阳勋贵的话语权。
综合种种,才是杨愔想要促成这一次和谈的所有原因,此事如若能成,可能会对整个天下的势力格局都有所改变。虽然这也只是杨愔的美好愿景,但也值得去加以努力将之实现。
高洋倒是没有像杨愔所设想的那样全面,当听到杨愔自述前来晋阳是为了担心常山王趁机请事以收买人心,心里便也谅解了杨愔。
沉吟一番后,他便推了杨愔一把并说道:“既然有此觉悟,还不速往参议其事,勿使余子夺言决事!”
杨愔听到这话后,便也连忙作拜告退,然后匆匆退出了殿堂。
高洋又返回殿中,先将几人呈交的奏章细览一番,而后又着员奉进纸笔,亲手将几人登殿来凡所言论全都抄录下来,又取殿中侍员所录相与对比,竟然鲜有相差,足见其人捷才强记。
旋即高洋便将纸笔一抛,指着殿中侍者大笑道:“狗奴还不速进美酒、召美人来侍!”
对于李伯山的请和,很快晋阳方面便有了决断,以去年因罪除名、受罚配入甲坊为奴的安定王贺拔仁为太保、领衔使团,前往河洛相与议盟。
以贺拔仁为首的北齐使团抵达河阳之后,李泰这里也做出了相关的安排,他自己坐镇于柏亭城中,以留守金墉城的于谨作为代表同齐使进行交涉。
关中的局势之纷乱出乎李泰的想象,而据守九曲城的段韶却还拥有可观的兵力,短时间内也很难攻破其城。为了能够早日返回关中以控制局面,李泰也只能暂时放弃继续扩大战果的打算。
因为双方都有止戈罢兵的需求,所以谈判倒也进行的比较顺利。像是交换俘虏人质,包括当年贺拔岳率部西行时遗留在晋阳的那些眷属们,北齐也都未作留难、同意归还,诸如宇文家和独孤信等遗留在关东的亲属,都可借此机会前往关中。
比较有争议的那就是李泰之前所提出的领土条件,很明显北齐是不可能答应将河洛地区完全割让,虽然说眼下李泰已经实际占有了大部分的河洛地区,但他很难长久驻守于此也是双方都清楚的一个情况,北齐自然不肯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