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也客气了几句,奈何杨若晴态度坚决。

    三丫头道:“既如此,那就听晴儿姐的吧,等我爹夜里回来我跟他说,让他明日一早就去镇上买菜。”

    杨若晴又笑了:“不用铺张浪费,家常便饭便是最好,诚意主要在于态度,菜式啥的,没那么打紧。

    ……

    下昼,当杨若晴往老宅送肉,骆铁匠往周家村送肉,骆风棠往其他亲戚家送肉的时候,收到肉的人家也都没闲着。

    比如蒋桂玲和大宝立马回了娘家。

    比如大孙氏打发小洁爹往镇上的张家去了,给闺女和外甥女送野猪肉。

    比如杨华忠也套了马车往项家庄赶。

    再比如杨华梅已经琢磨好了,今夜烧一碗给家里人吃,等明日天麻麻亮再起来烧一碗,趁着热乎,让栓子爹送去镇上的学堂给小黑也尝尝鲜。

    两个小子今年都十四了,正是猛涨个儿的时候。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吃多少都不够啊。

    大白稍微好一点,在家里帮着栓子爹打理农活,家里隔三差五的总能吃点啥,鸡蛋至少是不缺的。

    小黑相对就要苦一些,在镇上啥事儿都得靠自己。

    ……

    夜里,杨华明刚从道观回家,从三丫头那里听说了刘雪云他们下山的事儿,鞋子都没换,夜饭都顾不上吃就连夜赶来了骆家。

    “刘兄弟啊,可算是再见到你了,上回你给我家三闺女送药的大恩情我们一直没得报,明日晌午,就在寒舍,家常便饭还请你赏个脸!”

    明明自己的年纪足够做刘雪云的爹了,但此刻杨华明站在刘雪云的面前却没有摆半点长辈的架子,相反还微微弯下了背,神情和言语间透出真诚和恳切。

    杨若晴看在眼底感慨在心底,四叔如今到了这个年纪,真的是幡然悔悟立志要做一个好父亲啊。

    搁在从前,他才不会这样做呢,不错不错,真的成熟了,对,一个四十多岁,人生走过了三分之二的人终于难得的成熟了,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