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成面前展开的雪原一片静霭。
小组成员接到王成警戒命令后,都蹲下身子,眯着眼睛,透过极地眼镜观察着眼前这片土地——这个时候如果大家处身于某个欧洲小镇,耳中也许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圣诞钟声,以及街头唱诗班吟唱的歌曲。运气好的话也许很能遇到街头好心人布施的圣诞衣物,以及各种糖果。
孩子们应该喜欢这种欢乐的节日气氛,他们的笑声一定飘荡在城市上空,让居民们为此而欣慰。他们也许更期望自己能来到这片类似梦幻的雪原,这片雪原上如果再奔驰几头驯鹿,那简直是圣诞乐园了。
可惜这片静寂的山谷,如今充斥着淡淡的杀气,也许这里即将展开一场血腥杀戮……
王成挥了挥手,同伴们打开通讯器材,开始对自己进行定位,同时接受远端的娃娃进行临场调度。
太阳发出的电子闯进地球磁场,电子与地球磁场碰撞、与大气层摩擦后会发出光芒,于是有了“极光”现象。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只有在零下四十度以下的极寒天气,在暮色苍茫中才会出现,但火星探测卫星升空后,人类解开了极光之谜,终于认识到极光每时每刻都存在,极寒天气与暮色,只是极光达到肉眼可辨的条件,却不是极光产生的条件。而通常情况下,极光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却能被电子仪器捕捉,甚至遮挡了电子设备的正常摄像功能。
当众人打开通讯设备后,饶是大家携带的通讯设备经过了专门的抗磁暴加固,彼此间传送的信号依旧充满雪花与晃动。这片静悄悄的冰谷,用肉眼观察丝毫没有异兆,众人相隔不过十米,对于变异进化人来说这距离简直是触手可及。但在彼此的通讯联络器上,电子设备看到的各自身影,确实模糊与跳动的……当然,这种磁暴现象。利于攻击而不利于防受。对于王成等人的接近来说,简直是天然掩护。
极地区域军事目标并不多,在这片区域上空只有两个国家存在固定卫星,而且卫星数目很少。因此,远端的“娃娃”为了保密起见,只能通过偶尔掠过极地上空的近地点卫星,传送相关图像与资料。进而进行现场调度。这种联系是间断式的,每次通讯三分钟后,将间隔五分钟左右才能恢复联络。
第一次通讯用了大约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娃娃快速接受着现场传递的图像资料,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与此同时,王成带着其余组员,在现场一动不动,只用目光搜索冰谷内的动静——原本。他们应该四散搜索的,但因为目标点已经找到,加上现场情况不明。所以大家都没有动,只停在原地恢复体力。
极地很寒冷,目前众人已进入了警戒,但谁也没敢脱下手套,臃肿的手套扣在扳机上显得很笨拙,相比之下,王成手上的武器这时候就显得非常方便,他左臂上挂的是用俄罗斯“僵尸枪”改装的电磁炮,右臂上挂的是从机架上拆下来的激光炮,充当锋尖的他本来距队伍大约有三十多米。当他跳过一条沟壑后,其余组员已被他甩至四十余米身后。
王成打出的手势是命令组员原地待命,组员们在沟壑另一边,他已经到了冰谷边缘,为了行动灵活,他甩掉了脚下的滑雪板。
眼前这片冰原中最惹眼的是个稍稍凹陷的谷地。这片谷地的形状活像一个浅碟,虽然浅碟区域的平地也有裂缝,也稍稍带有起伏的小丘,但那些沟壑裂缝不大,起伏坡度不显,但总的说来这圆形冰谷大致是平整,粗粗一看,有点像蝶形直升机降落场。
在浅碟的冰谷的边缘,是一片类似毛刺的冰凌与崎岖山路,尽头则是冰峰——整个蝶形区域仿佛是夹在树杈中的一个圆球,冰谷尽处两座冰峰呈“a”字形,夹住了这个浅碟。那两处冰峰大约有十余米高。冰峰陡峭如云,而冰峰西北边缘则是碎冰起伏的洋面,整个洋面并不宽阔,左右夹持的连绵冰块,让洋面在这里看起来更像一条狭窄溪流。
站在浅碟区域的边缘,王成几次想抬脚进入这片圆形区域,但他每次抬起脚来,心头会陡然出现一片阴影,总觉得心头忐忑不安,在他反复审视打量中,大脑计算机芯片不停发出告警信号,提醒他不要踏入这片区域。于是,冥冥当中他总觉得这片空旷的区域隐藏着什么,这让他……居然有点恐惧。
进化后的计算机芯片强化了生存能力,这种强化能力意味着:如果计算机芯片判断外界有危险,会主动接管对身体肌肉的支配。如今,王成脑海中计算机芯片屡次发出告警,于是,每当他抬起脚来、准备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时,计算机立刻接管了对腿部肌肉的控制,让他无法抬起脚尖,无法移动脚步。
稍后,耳机里传来一声欢呼,娃娃终于接上了视频通讯,众人各自手腕上,通话器屏幕快速地调整,滤清杂波、过滤磁暴……不久,众人的屏幕上图像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稳定。
通讯正常后,“娃娃”在耳机里快速的喊叫着,腕式显示屏上图像不停跳跃,浅碟形山谷的数据模型逐渐建立,这数据模型旋转着,从各个角度测量这……几秒钟过后,模型边缘部位模糊化,仅仅留下圆形浅碟区凸显出来,娃娃喊道:“应该是个直升机起降台,嗯,当然没错,边缘部分还保留着被旋风吹过的痕迹,这应该是螺旋桨旋转留下的痕迹。
这起降台应该是经常使用的,我估计它前不久才使用过,极地风暴还没有将起降痕迹覆盖……我明白了,冰层下应该是一艘核潜艇,你们脚下不是陆地,是厚达四十余米的冰层。当初这艘潜艇是从冰下贴近大陆,而后用过热蒸汽,从冰层下钻了个洞,将空气浮筒伸出去——你们见到的那个通气孔是潜艇的空气浮筒。
难怪呢。我说怎么在这极北冰原修建一座军事基地,这么冷的天气怎么搅拌混凝土?但如果是一艘潜艇,那就简单了,可以在潜艇船屋内把一切设备安装完毕。而后秘密下水,开到北冰洋,升起浮筒,就是一座秘密基地。转移的时候炸毁浮筒,潜艇潜入更深的水域,就可以不为人知的离开。”
小组成员接到王成警戒命令后,都蹲下身子,眯着眼睛,透过极地眼镜观察着眼前这片土地——这个时候如果大家处身于某个欧洲小镇,耳中也许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圣诞钟声,以及街头唱诗班吟唱的歌曲。运气好的话也许很能遇到街头好心人布施的圣诞衣物,以及各种糖果。
孩子们应该喜欢这种欢乐的节日气氛,他们的笑声一定飘荡在城市上空,让居民们为此而欣慰。他们也许更期望自己能来到这片类似梦幻的雪原,这片雪原上如果再奔驰几头驯鹿,那简直是圣诞乐园了。
可惜这片静寂的山谷,如今充斥着淡淡的杀气,也许这里即将展开一场血腥杀戮……
王成挥了挥手,同伴们打开通讯器材,开始对自己进行定位,同时接受远端的娃娃进行临场调度。
太阳发出的电子闯进地球磁场,电子与地球磁场碰撞、与大气层摩擦后会发出光芒,于是有了“极光”现象。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只有在零下四十度以下的极寒天气,在暮色苍茫中才会出现,但火星探测卫星升空后,人类解开了极光之谜,终于认识到极光每时每刻都存在,极寒天气与暮色,只是极光达到肉眼可辨的条件,却不是极光产生的条件。而通常情况下,极光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却能被电子仪器捕捉,甚至遮挡了电子设备的正常摄像功能。
当众人打开通讯设备后,饶是大家携带的通讯设备经过了专门的抗磁暴加固,彼此间传送的信号依旧充满雪花与晃动。这片静悄悄的冰谷,用肉眼观察丝毫没有异兆,众人相隔不过十米,对于变异进化人来说这距离简直是触手可及。但在彼此的通讯联络器上,电子设备看到的各自身影,确实模糊与跳动的……当然,这种磁暴现象。利于攻击而不利于防受。对于王成等人的接近来说,简直是天然掩护。
极地区域军事目标并不多,在这片区域上空只有两个国家存在固定卫星,而且卫星数目很少。因此,远端的“娃娃”为了保密起见,只能通过偶尔掠过极地上空的近地点卫星,传送相关图像与资料。进而进行现场调度。这种联系是间断式的,每次通讯三分钟后,将间隔五分钟左右才能恢复联络。
第一次通讯用了大约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娃娃快速接受着现场传递的图像资料,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与此同时,王成带着其余组员,在现场一动不动,只用目光搜索冰谷内的动静——原本。他们应该四散搜索的,但因为目标点已经找到,加上现场情况不明。所以大家都没有动,只停在原地恢复体力。
极地很寒冷,目前众人已进入了警戒,但谁也没敢脱下手套,臃肿的手套扣在扳机上显得很笨拙,相比之下,王成手上的武器这时候就显得非常方便,他左臂上挂的是用俄罗斯“僵尸枪”改装的电磁炮,右臂上挂的是从机架上拆下来的激光炮,充当锋尖的他本来距队伍大约有三十多米。当他跳过一条沟壑后,其余组员已被他甩至四十余米身后。
王成打出的手势是命令组员原地待命,组员们在沟壑另一边,他已经到了冰谷边缘,为了行动灵活,他甩掉了脚下的滑雪板。
眼前这片冰原中最惹眼的是个稍稍凹陷的谷地。这片谷地的形状活像一个浅碟,虽然浅碟区域的平地也有裂缝,也稍稍带有起伏的小丘,但那些沟壑裂缝不大,起伏坡度不显,但总的说来这圆形冰谷大致是平整,粗粗一看,有点像蝶形直升机降落场。
在浅碟的冰谷的边缘,是一片类似毛刺的冰凌与崎岖山路,尽头则是冰峰——整个蝶形区域仿佛是夹在树杈中的一个圆球,冰谷尽处两座冰峰呈“a”字形,夹住了这个浅碟。那两处冰峰大约有十余米高。冰峰陡峭如云,而冰峰西北边缘则是碎冰起伏的洋面,整个洋面并不宽阔,左右夹持的连绵冰块,让洋面在这里看起来更像一条狭窄溪流。
站在浅碟区域的边缘,王成几次想抬脚进入这片圆形区域,但他每次抬起脚来,心头会陡然出现一片阴影,总觉得心头忐忑不安,在他反复审视打量中,大脑计算机芯片不停发出告警信号,提醒他不要踏入这片区域。于是,冥冥当中他总觉得这片空旷的区域隐藏着什么,这让他……居然有点恐惧。
进化后的计算机芯片强化了生存能力,这种强化能力意味着:如果计算机芯片判断外界有危险,会主动接管对身体肌肉的支配。如今,王成脑海中计算机芯片屡次发出告警,于是,每当他抬起脚来、准备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时,计算机立刻接管了对腿部肌肉的控制,让他无法抬起脚尖,无法移动脚步。
稍后,耳机里传来一声欢呼,娃娃终于接上了视频通讯,众人各自手腕上,通话器屏幕快速地调整,滤清杂波、过滤磁暴……不久,众人的屏幕上图像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稳定。
通讯正常后,“娃娃”在耳机里快速的喊叫着,腕式显示屏上图像不停跳跃,浅碟形山谷的数据模型逐渐建立,这数据模型旋转着,从各个角度测量这……几秒钟过后,模型边缘部位模糊化,仅仅留下圆形浅碟区凸显出来,娃娃喊道:“应该是个直升机起降台,嗯,当然没错,边缘部分还保留着被旋风吹过的痕迹,这应该是螺旋桨旋转留下的痕迹。
这起降台应该是经常使用的,我估计它前不久才使用过,极地风暴还没有将起降痕迹覆盖……我明白了,冰层下应该是一艘核潜艇,你们脚下不是陆地,是厚达四十余米的冰层。当初这艘潜艇是从冰下贴近大陆,而后用过热蒸汽,从冰层下钻了个洞,将空气浮筒伸出去——你们见到的那个通气孔是潜艇的空气浮筒。
难怪呢。我说怎么在这极北冰原修建一座军事基地,这么冷的天气怎么搅拌混凝土?但如果是一艘潜艇,那就简单了,可以在潜艇船屋内把一切设备安装完毕。而后秘密下水,开到北冰洋,升起浮筒,就是一座秘密基地。转移的时候炸毁浮筒,潜艇潜入更深的水域,就可以不为人知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