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卡尔惹出的热闹,老萧又从带来的背包里抓起几张报纸,“谈点别的吧,这个是我真没想到的。你搞的商业信息网还真成了。”

    周青峰随便抓了一张,是《帝都日报》。整个广告版面被何玉兰买下,上头全是蝇头小字的供需信息。

    全国三十几个省份,‘圣光’选择在其中经济较好的二十几个省份打广告。这犹av广告标王的做法提前出现了,轰炸般闯入老百姓的大脑。

    二十几分相当有分量的报刊在同一时间发同样广告,这等手笔天然具有话题性,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不管感不感兴趣,人们少不了关注一下究竟是那家公司?

    一看,果不其然,又是‘圣光’。

    不管广告如何,但‘圣光’这么能折腾,超有钱的形象算是深入人心!

    但这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是给国内千千万万的企业看的。这是异化版的黄页,连续一星期的广告版面都是相关供需信息。

    ‘圣光’在全国寻找货源,需要调配了大量人力物力来做信息筛选。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失去了国家的调配,国内产业链的上下游相当闭塞。这给了二道贩子极大的利益空间,却对生产和流通造成阻碍。

    很多企业习惯了头顶上有个婆婆管着。‘婆婆’天天念经的时候,企业烦的要死,觉着受约束。等‘婆婆’放开手脚,企业又不知所措。

    吃惯了大锅饭,不会主动找活干,没有竞争意识啊。

    有的企业既没原材料又没销路,业务人员像无头苍蝇般东跑西跑,商业效率极差。如果能有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来提供免费信息,无疑对大家都有好处。

    铺这张全国性的网络很花钱,一般企业没意愿也没能力铺。可铺成了这张网则威能无穷,犹如掌握一座金山。

    周青峰就特有意愿干这种看似费力的事。因为打开大毛市场后,‘圣光’月销售额翻了几倍。

    各种杂七杂八的开挂生意加起来,税后利润上十亿。

    ‘圣光’将掌握的供需信息按企业类别和产品型号公开发布,国内主要大报的广告版面被整版整版卖下,一个月广告费就得几百万。

    为了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何玉兰在每个省设置分公司,对应处理各省信息,再汇总到天阳统一协调发布。

    开公司,雇佣人员,培训技能,建立顺畅的通讯联系,光是这些事就耗费了何玉兰四个月时间,花掉千万量级的费用。

    就在一周前,周青峰念念不忘的商业信息网总算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