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却已经站在姥姥身边,认认真真看她干活了。

    姥姥也是全副武装,戴着草帽和袖套,但进了板栗林,她明显就是一愣:

    “这里也挺清凉的……哎哟,也没听到蚊子的声音——啊哟,今年板栗长得真好!你看这刺包鼓鼓的,这才几月份?”

    乌兰也笑的格外满意:“妈,你说咱当时也不懂,叫孩子瞎学了个那啥专业,早知道她应该去学习种地,现在保准是个专家!”

    “伱看檀檀种出来的东西,哪样都好!”

    “确实。”姥姥也深以为然:“还是小时候家里穷,给檀檀的天赋都耽误了。”

    “要说这科技就是好,你瞧给咱家的东西滋养的……”

    两个人说得煞有其事的,好家伙,给直播间听的一愣一愣的。

    大伙儿听着两人聊天,也是一阵无语——

    主播家的东西这么好吃,还以为是深耕专业许多年,这才有了新品种和新配方……

    没想到竟然还是跨专业!

    大伙儿再一次感慨独特品种和种植对于农作物口味带来的巨大影响,乔乔却看看姥姥身边大箩筐,好奇道:

    “姥姥,拎这么大的筐子不累吗?为什么不换小的?”

    他说的是采茶叶那种小筐。

    姥姥笑了起来:“你看,姥姥教你摘黑木耳——”

    她左手把面前碗口粗、斜斜架起的一根木棒撑直,右手飞快的将上头大小合适的黑木耳往下一掰,恰恰好就落在底下的筐子里。

    这黑木耳棒,打菌种的时候都是有讲究的,竖着距离两指,横着距离三指,一排一排的,格外有规律。

    姥姥摘起来也是横扫一片,同样又丝滑又流畅。

    不多时,一根长长的木头棒子从上到下就摘干净了,只剩些小的还没长成留在那上头。

    因为筐子大,姥姥甚至都不用再换位置,直接又撑起了另一根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