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樊稠之死,青州黄巾
话说樊稠因为与韩遂是同乡,并且同为大汉做事,于是就放走了要命的韩遂。这一幕却恰好被李傕的侄子李别看见,于是赶紧回去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李傕。李傕听后十分生气,便要带兵去宰了樊稠。
但却是被郭汜拦了下来,说道:“你确定要现在就杀了樊稠吗?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士兵们刚打了胜仗心里激动,对樊稠将军肯定会有拥护之心。再者,如今民心不稳,频繁的发动战争,势必会引来更多人的不满。不如这样,我们单独摆下一场宴会,邀请张济、樊稠前来一聚,表明要赞赏他两人的功绩,他们一定会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把他杀死,夺了他的兵权,何乐而不为呢?”
李傕听后十分欣喜,认为郭汜说的有道理,能够不动兵戈的拿下樊稠,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当下便邀请张济、樊稠前来赴宴,张樊两人听说要对他们的功绩进行封赏,都很高兴,没带一兵一卒就前去赴宴。
宴会举办得十分热闹,众人酒性正酣之时,李傕突然把手中的酒杯往桌上狠狠一摔,面色阴沉,仿若就要滴雨般冷冷地看着樊稠说道:“樊稠将军啊!我听闻你和韩遂有旧,这次更是暗中私通,竟然不顾军法严惩而私自放他走。这是什么缘故?难道说……你是想叛逆谋反不成?”
樊稠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道:此事如此机密,怎会泄露出去呢?他觉得这不过就是一点同乡之情而已,更何况大家都是为汉室卖命,又能有多大罪过呢?他刚要开口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可话还没说出口,只见一群伏兵从四面冲出,瞬间将他斩杀于桌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众人皆惊,同樊稠一起到来的张济更是吓得脸色惨白,浑身战栗不止,急忙低头趴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李傕看着眼前的情景,慢慢地站起身来,亲自伸手将张济搀扶起来,语气和缓地安慰说:“樊稠这个家伙居心叵测,妄图谋反叛乱,我们迫不得已才将他处死。将军您一直忠心不二,为何要如此害怕呢?”
为了让张济安心,李傕当场决定,把原本属于樊稠的兵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他。张济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还是接受了这份权力,并怀着不安的心情返回弘农。自那场与西凉军激战之后,李傕和郭汜发现各路诸侯并未有所行动,对他们所做的事也是置之不理,便渐渐放下心来,开始享受一段相对平静安宁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安稳的日子并没能持久下去。青州地区的黄巾军再次起事,他们迅速集结起数十万人马,这些人各自有着不同的领袖,四处抢掠百姓的财物。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身在长安的李傕和郭汜不能坐视不理,毕竟他们还挟持着汉献帝刘协。如今国家动荡,理应有献帝出面平乱。可他俩又实在不愿亲自领兵出征,更清楚自己有多少能耐。而且,让他们离开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根据地,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正在两人为此事急得焦头烂额时,主要管理皇帝车辆和马匹的太仆朱儁走过来说道:“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由他去讨伐青州黄巾,定可以平定这次暴乱。”李傕、郭汜如同见到了救星,像是落水之人看见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询问他究竟是何人。
朱儁说道:“要破山东黄巾贼匪,非曹操曹孟德不可,之前就是他辅助我一起大破的黄巾贼匪,个人能力很是不俗,可以担此大任。当然,如果两位将军能够请的动大将军刘武出手,那要攻破所谓的10万黄巾贼匪更是不在话下!”
李傕问道:“那曹孟德现在在哪里?还有,若是我们给大将军刘武下诏,他会不会遵循我们的意志前去平乱?”
朱儁想了想说道:“曹操现为东郡太守,手下兵马很多。如果派此人去山东讨贼,想必不出几日就可攻破。至于大将军刘武那边,我认为可以试试,在大义面前,大将军向来都是仁慈的。我们可以休书一封给到大将军,相信大将军会做出该有的抉择,若是能请到他亲自出面,黄巾贼匪定然会望风而降。更何况,这样做也可以借机交好大将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李傕闻此喜不自胜,当夜挑灯夜战,奋笔疾书草拟诏书,并遣专人快马加鞭将其送至东郡,责令曹操与济北相鲍信齐心协力共同剿灭黄巾军。同时,他亦精心撰写一封长信寄往冀州,恳请大将军顾念苍生社稷之安危,仗义援手相助。其文辞恳切真挚,情感诚挚动人,连李傕本人读罢也不禁为之动容。
正当欲派遣使者送信之际,朱儁突然来访,表示为确保大将军能迅速发兵救援,献帝特亲自执笔修书一封随之前往,如此方可确保此次出征马到功成。李傕心生疑虑,但接过信件审视一番后并未察觉异样,只见字里行间皆透露出劝诫刘武出兵平乱、安抚黎民之意,遂未作多想。于是便命信使一并携去,而朱儁眼见李傕未曾起疑,心中暗松一口气,悄悄的抬手擦拭完额头渗出的细汗,托言需侍奉献帝,匆匆辞别离去。
却说曹操当初聚集众路诸侯讨董失败后,离开洛阳去了扬州,和他的表亲夏侯惇一起招兵买马,在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等人的资助下,曹操军募兵四千余人,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在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后势力逐渐壮大。又有好友袁绍上表奏明朝廷曹操的功绩,被董卓封为东郡太守。
此时的曹操领了长安城发来的圣旨后,就马上会合济北相鲍信的兵马,向着寿张(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方向而去。
这边先不说曹操等人到了寿张后会不会立马与当地的黄巾大战,还是会停下来想好计谋智取。我们来说说李傕与献帝的书信同时送到了冀州苍龙城城主府刘武的手上,刘武看过信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马召集众文武前来议事大厅商议。
但却是被郭汜拦了下来,说道:“你确定要现在就杀了樊稠吗?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士兵们刚打了胜仗心里激动,对樊稠将军肯定会有拥护之心。再者,如今民心不稳,频繁的发动战争,势必会引来更多人的不满。不如这样,我们单独摆下一场宴会,邀请张济、樊稠前来一聚,表明要赞赏他两人的功绩,他们一定会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把他杀死,夺了他的兵权,何乐而不为呢?”
李傕听后十分欣喜,认为郭汜说的有道理,能够不动兵戈的拿下樊稠,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当下便邀请张济、樊稠前来赴宴,张樊两人听说要对他们的功绩进行封赏,都很高兴,没带一兵一卒就前去赴宴。
宴会举办得十分热闹,众人酒性正酣之时,李傕突然把手中的酒杯往桌上狠狠一摔,面色阴沉,仿若就要滴雨般冷冷地看着樊稠说道:“樊稠将军啊!我听闻你和韩遂有旧,这次更是暗中私通,竟然不顾军法严惩而私自放他走。这是什么缘故?难道说……你是想叛逆谋反不成?”
樊稠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道:此事如此机密,怎会泄露出去呢?他觉得这不过就是一点同乡之情而已,更何况大家都是为汉室卖命,又能有多大罪过呢?他刚要开口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可话还没说出口,只见一群伏兵从四面冲出,瞬间将他斩杀于桌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众人皆惊,同樊稠一起到来的张济更是吓得脸色惨白,浑身战栗不止,急忙低头趴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李傕看着眼前的情景,慢慢地站起身来,亲自伸手将张济搀扶起来,语气和缓地安慰说:“樊稠这个家伙居心叵测,妄图谋反叛乱,我们迫不得已才将他处死。将军您一直忠心不二,为何要如此害怕呢?”
为了让张济安心,李傕当场决定,把原本属于樊稠的兵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他。张济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还是接受了这份权力,并怀着不安的心情返回弘农。自那场与西凉军激战之后,李傕和郭汜发现各路诸侯并未有所行动,对他们所做的事也是置之不理,便渐渐放下心来,开始享受一段相对平静安宁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安稳的日子并没能持久下去。青州地区的黄巾军再次起事,他们迅速集结起数十万人马,这些人各自有着不同的领袖,四处抢掠百姓的财物。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身在长安的李傕和郭汜不能坐视不理,毕竟他们还挟持着汉献帝刘协。如今国家动荡,理应有献帝出面平乱。可他俩又实在不愿亲自领兵出征,更清楚自己有多少能耐。而且,让他们离开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根据地,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正在两人为此事急得焦头烂额时,主要管理皇帝车辆和马匹的太仆朱儁走过来说道:“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由他去讨伐青州黄巾,定可以平定这次暴乱。”李傕、郭汜如同见到了救星,像是落水之人看见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询问他究竟是何人。
朱儁说道:“要破山东黄巾贼匪,非曹操曹孟德不可,之前就是他辅助我一起大破的黄巾贼匪,个人能力很是不俗,可以担此大任。当然,如果两位将军能够请的动大将军刘武出手,那要攻破所谓的10万黄巾贼匪更是不在话下!”
李傕问道:“那曹孟德现在在哪里?还有,若是我们给大将军刘武下诏,他会不会遵循我们的意志前去平乱?”
朱儁想了想说道:“曹操现为东郡太守,手下兵马很多。如果派此人去山东讨贼,想必不出几日就可攻破。至于大将军刘武那边,我认为可以试试,在大义面前,大将军向来都是仁慈的。我们可以休书一封给到大将军,相信大将军会做出该有的抉择,若是能请到他亲自出面,黄巾贼匪定然会望风而降。更何况,这样做也可以借机交好大将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李傕闻此喜不自胜,当夜挑灯夜战,奋笔疾书草拟诏书,并遣专人快马加鞭将其送至东郡,责令曹操与济北相鲍信齐心协力共同剿灭黄巾军。同时,他亦精心撰写一封长信寄往冀州,恳请大将军顾念苍生社稷之安危,仗义援手相助。其文辞恳切真挚,情感诚挚动人,连李傕本人读罢也不禁为之动容。
正当欲派遣使者送信之际,朱儁突然来访,表示为确保大将军能迅速发兵救援,献帝特亲自执笔修书一封随之前往,如此方可确保此次出征马到功成。李傕心生疑虑,但接过信件审视一番后并未察觉异样,只见字里行间皆透露出劝诫刘武出兵平乱、安抚黎民之意,遂未作多想。于是便命信使一并携去,而朱儁眼见李傕未曾起疑,心中暗松一口气,悄悄的抬手擦拭完额头渗出的细汗,托言需侍奉献帝,匆匆辞别离去。
却说曹操当初聚集众路诸侯讨董失败后,离开洛阳去了扬州,和他的表亲夏侯惇一起招兵买马,在当时的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等人的资助下,曹操军募兵四千余人,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在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后势力逐渐壮大。又有好友袁绍上表奏明朝廷曹操的功绩,被董卓封为东郡太守。
此时的曹操领了长安城发来的圣旨后,就马上会合济北相鲍信的兵马,向着寿张(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方向而去。
这边先不说曹操等人到了寿张后会不会立马与当地的黄巾大战,还是会停下来想好计谋智取。我们来说说李傕与献帝的书信同时送到了冀州苍龙城城主府刘武的手上,刘武看过信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马召集众文武前来议事大厅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