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娜接手战争主题公园的计划之后,很快显露出其性格中雷厉风行的一面气质,与市政府、维克托打交道、投资计划书的拟定和前期选址,这些她都是亲手操办,陆建国反成了陪客。
只是让吴安平郁闷的是,几乎每天晚上这位美妞都要跟他汇报当天的进展,而且不汇报完决不肯走,弄得吴安平想回西峰新城看看,都找不到时间。要不是他强烈感到洛夫娜认真尽职的工作态度,这样的情形足以让他幻想联翩。
至于白天,吴安平也没时间回新城,因为他要跟在波波涅夫身边。
跟陆建国和邢斌请教军事问题,已经不必每天进行,因为许多直观问题已经有答案,并且在西峰基地的训练中调整了过来。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新科目开展中遇到的,每隔几天吴安平都会从西峰新城拿到相关汇总,这时才招呼陆建国和邢斌坐到一起几个小时,集中解决这些问题。
波波涅夫对吴安平来说,绝对是个梦寐以求的宝藏,尤其是在军事技术方面。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这些方面,波波涅夫可以说即便在这个世界,也是当之无愧的顶级专家,而对于飞机、舰船等领域,虽然已经不是他专精的范围,但那些几十年前的技术,也完全对他没有难度。
这才几天时间,吴安平已经拐弯抹角从波波涅夫这里套出了很多宝贵资料。
其中就包括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各种类型坦克的技术提升资料和相应生产技术资料,而且站在后世角度,这些资料中涉及的技术,波波涅夫都参考当时的科学水平做了全面优化。这就像一个坦克方面的科技树,只要你顺着这个科技树向上攀升,在水平方向上,你总是最先进技术的代表。
而且很可贵的是,任何一项技术都没有脱离当时时代背景,只是不用再考虑某项技术是哪国独有,这里全数集成到了一辆坦克上。也就是说,吴安平从波波涅夫这里得到的东西,足以使他在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坦克,无论轻型还是中型、重型,无论陆战还是水陆两栖。
相应坦克的生产线资料也很详实,不夸张地说,甚至任何不同规格的螺丝螺母,里面都能找到相应的制造设备和合金构成资料,至于装甲、引擎、火控系统等更不用提。几乎可以说,任何人拿到这些资料,都可以按图索骥很快制造出相应的坦克。
而波波涅夫准备这些资料仅仅花了三天,仅仅三天之内,他就完成了二十种以上坦克型号的定型和优化,甚至将涉及到的技术、设备等资料都全部整理了出来。虽然对于波波涅夫来说,这些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但这样的效率仍是让吴安平叹为观止。
得陇望蜀是人之本性,有了如此巨大的收获,吴安平又对波波涅夫提出了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各类飞机、舰船、导弹、通讯设备等等。波波涅夫对吴安平的意图感到疑惑,但毕竟吴安平愿意为此付出数十万美元的报酬,客户就是上帝,所以他还是很快完成了这些课题,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是捡钱。
波波涅夫不知道的是,在他从吴安平这里捡钱的同时,吴安平也系统地完成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军事工业的规划。当然,波波涅夫给出的设计即便再先进,也不会是军队装备的唯一选择,但正因为这些设计的存在,吴安平生产的军事装备将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可以避免大面积仿制后世装备带来的军备混杂问题。
仿制还是要仿制,但有了自己的主干,仿制便成了枝桠,再不会造成军工系统的混乱和困惑。
这些资料吴安平暂时只会交给军工人员研究用,并不准备很快将里面的设计和生产设备实现出来,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设计太先进了,一旦暴露很可能反而使列强大受启发,如果进而研制出什么新式装备,那就太悲剧了。只有等到拥有足够的科技、工业、经济实力时,吴安平才会考虑将相应的装备制造出来,那时候相信他已经不再担心遇到任何挑战了。
所以现在甚至将来短期内,吴安平需要的武器装备还只能是杂牌,甚至不能是太先进的杂牌。
于是吴安平在波波涅夫的帮助下,拼凑出了第一条坦克生产线的生产设备,这条生产线将用来生产日本二战前期使用的97式坦克,也就是那种让吴安平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豆丁”坦克。不过这种坦克波波涅夫帮助做了少量的优化设计,主要集中在引擎和装甲上,使之成为了一种很另类的快速坦克,被吴安平命名为26式坦克。
26式坦克的设计数据如下:战斗全重7800kg,车长4.58,车宽2.25,车高2.34,最大公路速度62k/h,最大越野速度45k/h,最大行程380k。乘员3人,主要武器为1门坦克炮和1挺重机枪,装甲8-10厚,爬坡度40-50度,通过垂直墙高0.70,越壕宽2.20,涉水深1.30。
形状上,其实26式坦克与日本97式坦克有了很大区别,初步有了现代坦克的雏形,它的装甲虽然厚度没怎么增加,但强度却增加不少,其实最大的改变在于速度,它简直比汽车跑得还要快。
要指挥坦克部队,无线电收发报机是必须配置的,吴安平趁机要求波波涅夫给出了几种短波和中波军用电台的设计,这种设计基于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s-38型收发报机而来,功能类似,体积却明显小了一些。以发烧友的名义,他立刻定了两千多台这类型的收发报机,其中坦克上用的就有五百来台,不过钱没花多少,就三十万美金。
除此以外,军用望远镜及瞄准镜也需要采购些,尤其是瞄准镜,轻武器瞄准镜狙击步枪上肯定要用到,而其他如坦克、飞机等重武器上也都需要专门的瞄准镜。这些东西在现代很容易就能得到,例如坦克瞄准镜,从马尔舍夫厂定一批t-34的瞄准镜就行,这玩意的精度中国五六十年代时还达不到,自然够用。飞机因为有了制造计划,当然顺便也要买些专用瞄准镜,这吴安平就不懂了,还是求助波波涅夫后,才定制到合用的。
只是让吴安平郁闷的是,几乎每天晚上这位美妞都要跟他汇报当天的进展,而且不汇报完决不肯走,弄得吴安平想回西峰新城看看,都找不到时间。要不是他强烈感到洛夫娜认真尽职的工作态度,这样的情形足以让他幻想联翩。
至于白天,吴安平也没时间回新城,因为他要跟在波波涅夫身边。
跟陆建国和邢斌请教军事问题,已经不必每天进行,因为许多直观问题已经有答案,并且在西峰基地的训练中调整了过来。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新科目开展中遇到的,每隔几天吴安平都会从西峰新城拿到相关汇总,这时才招呼陆建国和邢斌坐到一起几个小时,集中解决这些问题。
波波涅夫对吴安平来说,绝对是个梦寐以求的宝藏,尤其是在军事技术方面。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这些方面,波波涅夫可以说即便在这个世界,也是当之无愧的顶级专家,而对于飞机、舰船等领域,虽然已经不是他专精的范围,但那些几十年前的技术,也完全对他没有难度。
这才几天时间,吴安平已经拐弯抹角从波波涅夫这里套出了很多宝贵资料。
其中就包括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各种类型坦克的技术提升资料和相应生产技术资料,而且站在后世角度,这些资料中涉及的技术,波波涅夫都参考当时的科学水平做了全面优化。这就像一个坦克方面的科技树,只要你顺着这个科技树向上攀升,在水平方向上,你总是最先进技术的代表。
而且很可贵的是,任何一项技术都没有脱离当时时代背景,只是不用再考虑某项技术是哪国独有,这里全数集成到了一辆坦克上。也就是说,吴安平从波波涅夫这里得到的东西,足以使他在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坦克,无论轻型还是中型、重型,无论陆战还是水陆两栖。
相应坦克的生产线资料也很详实,不夸张地说,甚至任何不同规格的螺丝螺母,里面都能找到相应的制造设备和合金构成资料,至于装甲、引擎、火控系统等更不用提。几乎可以说,任何人拿到这些资料,都可以按图索骥很快制造出相应的坦克。
而波波涅夫准备这些资料仅仅花了三天,仅仅三天之内,他就完成了二十种以上坦克型号的定型和优化,甚至将涉及到的技术、设备等资料都全部整理了出来。虽然对于波波涅夫来说,这些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但这样的效率仍是让吴安平叹为观止。
得陇望蜀是人之本性,有了如此巨大的收获,吴安平又对波波涅夫提出了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各类飞机、舰船、导弹、通讯设备等等。波波涅夫对吴安平的意图感到疑惑,但毕竟吴安平愿意为此付出数十万美元的报酬,客户就是上帝,所以他还是很快完成了这些课题,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是捡钱。
波波涅夫不知道的是,在他从吴安平这里捡钱的同时,吴安平也系统地完成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军事工业的规划。当然,波波涅夫给出的设计即便再先进,也不会是军队装备的唯一选择,但正因为这些设计的存在,吴安平生产的军事装备将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可以避免大面积仿制后世装备带来的军备混杂问题。
仿制还是要仿制,但有了自己的主干,仿制便成了枝桠,再不会造成军工系统的混乱和困惑。
这些资料吴安平暂时只会交给军工人员研究用,并不准备很快将里面的设计和生产设备实现出来,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设计太先进了,一旦暴露很可能反而使列强大受启发,如果进而研制出什么新式装备,那就太悲剧了。只有等到拥有足够的科技、工业、经济实力时,吴安平才会考虑将相应的装备制造出来,那时候相信他已经不再担心遇到任何挑战了。
所以现在甚至将来短期内,吴安平需要的武器装备还只能是杂牌,甚至不能是太先进的杂牌。
于是吴安平在波波涅夫的帮助下,拼凑出了第一条坦克生产线的生产设备,这条生产线将用来生产日本二战前期使用的97式坦克,也就是那种让吴安平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豆丁”坦克。不过这种坦克波波涅夫帮助做了少量的优化设计,主要集中在引擎和装甲上,使之成为了一种很另类的快速坦克,被吴安平命名为26式坦克。
26式坦克的设计数据如下:战斗全重7800kg,车长4.58,车宽2.25,车高2.34,最大公路速度62k/h,最大越野速度45k/h,最大行程380k。乘员3人,主要武器为1门坦克炮和1挺重机枪,装甲8-10厚,爬坡度40-50度,通过垂直墙高0.70,越壕宽2.20,涉水深1.30。
形状上,其实26式坦克与日本97式坦克有了很大区别,初步有了现代坦克的雏形,它的装甲虽然厚度没怎么增加,但强度却增加不少,其实最大的改变在于速度,它简直比汽车跑得还要快。
要指挥坦克部队,无线电收发报机是必须配置的,吴安平趁机要求波波涅夫给出了几种短波和中波军用电台的设计,这种设计基于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s-38型收发报机而来,功能类似,体积却明显小了一些。以发烧友的名义,他立刻定了两千多台这类型的收发报机,其中坦克上用的就有五百来台,不过钱没花多少,就三十万美金。
除此以外,军用望远镜及瞄准镜也需要采购些,尤其是瞄准镜,轻武器瞄准镜狙击步枪上肯定要用到,而其他如坦克、飞机等重武器上也都需要专门的瞄准镜。这些东西在现代很容易就能得到,例如坦克瞄准镜,从马尔舍夫厂定一批t-34的瞄准镜就行,这玩意的精度中国五六十年代时还达不到,自然够用。飞机因为有了制造计划,当然顺便也要买些专用瞄准镜,这吴安平就不懂了,还是求助波波涅夫后,才定制到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