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章风云上海滩(18)

    (突事件离开,今明天各补一章。[]

    在张群由西峰返回,并对西北的情形做过一番描述后,蒋介石其实已知要处理西北问题,军事手段绝不可取,只能采取政治手段。

    北伐是以夺取全国政权为目标的,北洋军阀故在**军讨伐之列,对国民政府来说,至少表面上,同样需将广袤的西北纳入统治。否则,**便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国民政府自然也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政府。在这一点上,无论**右派,还是左派乃至**,都有着相当大的共识。

    不同的是,**受共产国际影响,内部许多人对西北抱有敌意,所以经常能听到一些要将吴安平与张作霖并列为北伐对象的提议。但是,单一个北洋奉系,已经很难对付,在此时明显没有再招惹西北的必要,所以对于军事讨伐的西北的提议,共产国际暂时并没有很支持。

    当然,与西北联合的呼声,在国民政府内部也很高。其中,于右任是推动联合的主要力量,能为他提供支持的,主要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人,其中既有**员,也包括**党员。对西北了解得越多,也就有越多人意识到,西北所蕴藏的非同寻常的能量,对于国家强大,有着怎样不一般的意义。

    但是,之所以拖延到现在,国民政府仍未下定决心,与吴安平主导的临时政府展开政治接触和磋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西北非仅有几十万装备精良的解放军部队,还存在着一支**的政党,即新民党。

    新民党的存在,对**不是阻碍,**主要碍难于吴安平坚定的反苏立场,而对**来说,新民党背后强大的军事及经济支撑,却足以让他们忧心一旦与其联合,待北伐功成,国家主导权或有旁落之虑。

    这也是**右派及蒋介石的最大忧愁所在。由于西北几乎诸事不假外求,他们也无法向吴安平提出要求,将西北解散新民党整体并,当做一个谈判的前提条件。而这时候,国民政府内部正纷争不断,迁都之争、国共冲突都愈演愈烈,根本无暇关注西北之事,相关的讨论就都停顿下来。

    没事生的时候,国民政府能够将西北之事暂时抛诸脑后,但当吴安平主动向武汉方面及上海派出人员及信使,摆明要插手全国政局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必须要给出一个态度了。

    政治家都是变色龙。

    蒋介石、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等人是军政要员、派系脑,与蔡元培、吴稚晖这些横跨政界及文化界的人,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更能权衡利弊,也更善于妥协,所以一旦了解吴安平的所作所为,或将对他们此时与武汉方面的政治对峙形成严峻影响,极有可能将己方打落谷底,他们的态度自然而然便有所动摇。

    说到底,清党分共的目的,无非是领导权的争夺,如果因而反将得到领导权,那又何必非要清党分共呢?更何况,吴安平在表示提供经济支持意愿的同时,对国共的分裂,其实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是建议手段要缓和,要避免血腥,避免扩大化。

    另有,蔡元培掌管的一连串清党秘会,实际审定的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和各省党员应进行处置的**人的名单,总共只有一百七十九人。当然,清党开始后,实际处置人数远高于此,但那是因为后来清党已迅扩大化,实际这时谁也没预料到,后果竟然会是如此严峻。

    吴安平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所以信中虽极力渲染无谓屠杀的危害,但因不好注释为何竟知确切后果如何,也就没点明殉难者的规模,所以蒋介石等人自然认为他信中所指,只是针对这名单上的一百七十九人。这样一来,将处决改为关押,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但依蔡元培和吴稚晖的意见,却是要坚定拒绝吴安平的。

    文化人或者说思想家,一旦形成某种定见,就绝对是最顽固的保守派,想要改变其看法,但凭一纸信一番言辞,绝无这种可能性。蔡元培和吴稚晖,具体的政见当然各有不一,但都是三**义的忠诚信徒,而且对中国的政治及未来,有着自已大概全面但极其系统化的认知。吴安平言辞再激烈,也难以动摇他们的心志,而且反让他们对西北的插手更愤怒。

    这绝不是不清醒的表现。

    吴稚晖、蔡元培对西北的实力并非一无所知,但正因为知道一些情况,进行过简单的分析后,便更忧心若与西北临时政府联合,则国民政府或更将前途未卜。说来说去,他们最担心的是,若接纳吴安平的势力进入国民政府,则国民政府的权力很可能遭到西北篡夺,若如此,清党分共之意义又何在?这不是驱狼进虎,处境反更危险吗?

    对**领导的工会及农会,在进行的暴力清洗,即未经审判对地主等阶级的没收财产等行为,蔡元培是坚定反感并反对的,而这种行为在西北也普遍存在,虽然加了一层事后审判的外衣,但依然无法被蔡元培所接受。他认为,这种做法,其实与**并无二致,都是在戕害国家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