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自己写个条子吧,我给你盖章。”方圆答应下来,这事不大,也不算违规,本来就有运损的规定嘛,而且运损的赔偿价比油桶的出厂价还高一点,公家也不吃亏。

    “谢谢圆哥。”唐植桐知道方圆文化水平,将他面前的纸张、钢笔拽过来,坐在方圆对面,写起了条子。

    “我说,你什么家庭啊?又是养鸡,又是洗澡棚的。”方圆把小心的将鸡蛋放进抽屉,打算下班带回家,现在鸡蛋难买,自己老娘排十回队,有九回买不到鸡蛋。

    “正儿八经的工人家庭。就是祖上传下来一套小宅子,自己住着方便些。”唐植桐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个一厘米的长度,谦虚的跟方圆介绍道,这些都是实情,打听一下就都清楚了,所以唐植桐没瞒着。

    “你这条件可以啊,咱押运科也找不出几个独门独院的。”方圆砸吧一下嘴,羡慕但不眼热,他没有胜利了就该享受的心态,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满意,知足常乐。

    “嘿嘿,都是祖辈省吃俭用攒下的,我就捡个现成的。”唐植桐低调的解释一句,将自己写好的条子推给方圆。

    <divclass="contentadv">方圆用钥匙打开另一个抽屉,拿出章,在印泥上蘸蘸,将印卡在唐植桐写的条子上。

    “一个油桶十块钱,你回头把条子和钱交给高师傅,剩下的他去办。”运损数量不多,但每年都有,这不是方圆第一次办,轻车熟路。

    “得嘞,谢谢圆哥。”唐植桐拿着条子再次道谢,吹吹上面未干的印迹,笑逐颜开。

    “喏,鸡蛋钱。”方圆抽出一块钱,要塞给唐植桐。

    “圆哥,过了哈。鸡蛋是人情,油桶是对公。油桶这玩意虽说不好弄,但也不是买不到,我就是图个省事,可不是给你打糖衣炮弹。”唐植桐往后撤一步,不肯收钱。

    “你特……赶紧走,别在我眼前打转。”听唐植桐这么说,方圆拿着钱的手无力的垂下去,他干了不少好事,但从来不收礼,这已经是收唐植桐第三回“礼”了。

    “好嘞,马上走。”唐植桐知道方圆没转过弯来,这样的领导知道为手下争取好处,但不给自己谋利,觉悟很高,也容易吃亏。

    好人,就该吃亏吗?

    出门,走出几步,唐植桐又折返,进了方圆办公室,而且把办公室门关了起来。

    “圆哥,跟你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唐植桐没了嬉皮笑脸,有些郑重。

    “说吧,我听听你小子能放出什么好屁。”方圆闷闷的回道。

    “我们街道前阵子已经开始动员返乡了,你知道返乡吧?”唐植桐问道。

    “我那也差不多,听说了。”方圆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瞥了唐植桐一眼,不知道这小兄弟为何提起了这茬。

    “返乡就是取消城市定量,回乡劳动,自力更生。圆哥,我担心有人拿大义、觉悟压你,让你返乡。”唐植桐没藏着掖着,方圆这样的性格,平白直叙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