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公司的汇报环节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西南公司的风貌展示和工作汇报。

      西南公司的小片做的也很完美,挑不出什么毛病,属于中规中矩的那种,就是缺少一些创意,缺少一些出乎意料的精彩,营造的氛围也不如西北公司的热烈。

      这从会场上就能反应出来,西北公司的掌声是最热烈、持久,也是爆发力更强,而西南公司收获的掌声就一般了,是观众出于一种礼节给予的掌声,点到为止。

      从李燃定格的画面中不难看出,马总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甚至出现了微笑着摇头的动作,这个下意识的动作恰恰说明了他心中的评判。

      只是这个镜头构图再好,芮晓枫也不会切换的,更不会传给总导播台。

      在拍摄中途,西南带队领导孟海洋给芮晓枫打过一次电话,就一些想法进行探讨,孟海洋那个组的副导演是芮晓枫的顶头上司,编发中心总监董艳宁,也是原报社编辑部主任,也是笔头子可以的人。

      孟海洋说,他的一个创意被董艳宁否决了,孟海洋不服气,通过孟海洋的叙述,芮晓枫觉得创意的确很好,但却他摆正位置,在业务上,“带队”的要尊重“副导演”的意见。孟海洋当时说:我不尊重也不行,在会上董艳宁公开否定了我的创意,我被迫也要尊重。

      董艳宁虽然是编发中心主任,但芮晓枫跟她始终保持着不即不离的距离,这个人虽是女人,却很有城府,也很有能量,业务能力也有,自从编发中心成立,她总是似有意似无意地让芮晓枫感到她在孤立她。

      这恰恰给芮晓枫创造了一个独来独往的天然条件,也是芮晓枫求之不得的。

      在电视行业里,名、利这些东西她都曾经拥有过,所以到了清阳传媒,她只想清清静静做好本职,不参与、不竞争任何身外之事,她只想规律地生活,规律地上下班,给外婆一个安全可靠的晚年生活。

      当初分工的时候,本来新闻这块辛鑫是分给董艳宁负责的,可她却不接受,选择了社教这一块,她的理由是在报社就管新闻,那帮官老爷尤其是“两会”里的那些老干部们忒不好伺候,谁露脸谁没露脸、谁的名字在前谁的名字在后,总是为自己不能最大限度地刷存在感而挑报纸的毛病,她干够了。

      就这样,董艳宁干够了这一块工作就分给了芮晓枫。

      后来有人告诉芮晓枫,董艳宁之所以推掉新闻,是因为她说新闻没有油水,社教类的稿子有油水。芮晓枫听后莞尔一笑,不做任何评论。

      有一点芮晓枫不明白,董艳宁跟辛鑫的关系很好,但在公开场合,辛鑫总是有意无意地表扬芮晓枫,这让董艳宁很不爽,也让芮晓枫很不自在,难道这就是领导的平衡术?

      从这次西南传上来的片子不难看出,董艳宁没有采纳孟海洋的创意,实属是个遗憾。以芮晓枫对董艳宁了解,她不采纳孟海洋的创意,并不代表她不认同,这是由董艳宁自身性格决定的,她要保持自己一个绝对权威的形象。

      电视艺术,就是集团的艺术,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是不能独立完成一档节目的,从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录像、配音、制作、到播出,这个繁杂的过程,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完成。

      伴随着全体起立声音的响起,会场上响起了《华建之歌》,出乎意料的是,张亚杰居然将他们素材库里篝火晚会的镜头插入现场画面之中,会场和野外队员们的歌声汇集在一起,是那样的振奋人心!

      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画面再次切回演播室,叶一航、林妮两位主持人为华建集团成立四十周年再次送上美好祝福,同时也对驻扎在各地分公司的同行们表示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