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古代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了就能考上状元,为什么大多数人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呢】

    【一位身居职场的网友发帖回复∶这就相当于你背了一句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以为的考题∶白毛?绿水,红掌?清波。】

    【实际上的考题∶唐朝诗人骆宾王曾有一篇《咏鹅》,提到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请以“绿水之上,才能养育白色天鹅”为题,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论述地方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关系,要求字迹工整,论点清晰。】

    【并且以上该考题还仅仅只是相当于古代乡试的考题。】

    【而会试,殿试的考题只会大幅度的往上递增】

    “古代只是科研能力不行与生产力低下,不代表和我们不是一个品种,内卷起来过目不忘都只是最最最基础的技能,要知道那个时代,没电话,没汽车,没飞机的情况下,你要治理现在地图上一个县城级别的区域,没点头脑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人口都不知道怎么普查[doge]”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征鲜明。”

    “《雍正王朝》里不是有吗?雍正出的考题是“义者,利之和也”、“子所不语”、“日月能得天久照”。——我估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连出处、含义都不知道,还谈何解析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啊。[doge]”

    “什么日月,这是反清复明的反贼,抓起来[doge]”

    “大部分人可能存在一些误会,现代和古代根本区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区别,而不是智商的区别。聪明人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都是聪明的。人类的智慧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令后人惊叹。”

    “别的不说就状元写的那个字给我一辈子我也写不了”

    “比这个还难,题目就一句话,你还要先在四书五经里面把这句对应的话识别出来,再联系上下文揣摩题意写文章。”

    “乡试中的可是举人,范进会疯的那种,举人可以直接出任县丞(县W办公室主任),实权正科,难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干部选调”

    “去看一下明朝赵秉忠状元卷就知道了”

    “[吃瓜R]熟读四书五经最多是个童生或者秀才,能考到举人,那已经不是在纯考知识点了,政治观点,对于政局风向的把握,思维辩证等等,不然你以为为啥要拜老师,没老师领着,你连解题思路都摸不准,说不定还回答问题的论点惹怒判卷的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