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离世后,家中无力承担学业的费用,徐恺本想就此向夫子请辞。然而他天资聪颖,自入书院以来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院中上下无一不为他的决定惋惜。
又有本地仁商杜老爷,因着独子在书院学习的缘故常给书院捐赠。他得知此事后,主动表示愿意资助徐恺的学业。待见了徐恺本人更是大呼,后悔没有生出一个女儿来,否则就能许配给他了。虽然不能做徐恺的岳父,但是杜老先生最终还是跟徐家结了亲,让自己的独子杜寒山迎娶徐恺亲妹子徐颖。
徐恺本就学业优异,如今更是没了后顾之忧,出孝以后在考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夺得了童生试和乡试的头名。一时间,徐解元在江南名声大噪。
这看来是一个慧眼识珠,奇货可居的故事。
然而天下读书人千千万,天子脚下人才济济,一个解元又当得了什么传奇?
徐恺奇就奇在于他不仅文章做得好,人也长得好啊!就连平日不苟言笑的崔管事也忍不住抱住晴若的小身板回忆往昔,“舅老爷当年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男子。每到书院下课的时候,多少小娘子躲在书院外就是为了看他一眼。”
难道你当时也是其中一份子?杜晴若一脸狐疑地盯着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崔管事。见那双葡萄大眼中闪烁着怀疑,崔管事连忙正色道,“那时候我已经在府上做工了,舅老爷逢年过节都会来府上拜访。”她话里还带了一丝骄傲,仿佛是在得意自己不用躲在外面偷看。
须知道,一个好的皮相不管在哪里都是吃香的。徐恺不仅有一副好相貌,更有一身好文采,来到京城自然是如蛟龙入海,得心应手。
终于他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会试来到殿试。这也他是成为传奇的开端。
听说负责接应学子的内侍见了他,也要称赞一句“徐学子好颜色”。就连公主躲在屏风后面看了,都要闹着嫁他。当然,这些都是坊间传闻,殿试如此严肃的场合,公主怎么会躲在后面呢?
至于公主嫁没嫁?那当然是嫁了呀!否则杜晴若也不会为后天的家宴烦恼。在她纠结地揉着自己肉乎乎的小脸蛋时,其他侍女争先恐后地补足了这个故事。
锦青为人稳重,此时却争着第一个发言,“听说殿试还没结束,舅老爷就被钦点为探花啦。众所周知,探花是所有进士里面长得最好看的。”
这不可能,杜晴若马上就否定了这个传说。皇帝再怎么昏庸,也不会看脸点人啊。徐探花应该还是有点才学的。
苹儿—那位常着绿衫的小丫鬟也连忙搭话,“听说舅老爷当年钦点为探花后,京城的老百姓为了看他,把内城门外的石桥都踩塌了!”她平日负责看护熙哥儿,自从搬进四合院后就常常带着熙哥儿来找姐姐玩。
这是重大踩塌事件啊!以前新闻中常见这种众人为了看热闹而把桥踩塌的事故。不过杜晴若对这个故事的真假不予置否。毕竟苹儿太年轻,最多也是道听途说。若是要她对这位舅公的美貌进行评价,那只能是万人空巷,趋之若鹜!
还有个巨大的疑问没解答,如果舅公已经是探花,又怎么会尚公主呢?以她浅薄的历史认知,古代驸马都是没有实职的,据说是为了防止外戚揽权。难道是舅公为了公主放弃了入仕?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再次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到现在为止,她都不知她爹的官职,更何况是徐舅公!这个世界已经不能用她以前的常识来理解,说不准连朝廷制度都不是她熟知的那一套。即便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一套中央制度和官僚制度呢。
在她把一张小脸揉得快变形的时候,反倒是一旁不曾插话的芸儿透漏些关键信息,“听说舅老爷当年因为俊俏,被各大司衙争夺,后来是礼部抢了过去。”芸儿一直是杜老夫人的贴身侍女,她的消息应该是最准确的。
礼部啊,礼部应当是负责祭典,外交以及文教等事宜的吧,杜晴若努力挖掘出一些她知道的内容。一个美男子到礼部来充当门面听起来很理所当然。
不过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常居于后宅的侍女们对朝廷的了解不多,大多见闻都来源自坊间传闻。
又有本地仁商杜老爷,因着独子在书院学习的缘故常给书院捐赠。他得知此事后,主动表示愿意资助徐恺的学业。待见了徐恺本人更是大呼,后悔没有生出一个女儿来,否则就能许配给他了。虽然不能做徐恺的岳父,但是杜老先生最终还是跟徐家结了亲,让自己的独子杜寒山迎娶徐恺亲妹子徐颖。
徐恺本就学业优异,如今更是没了后顾之忧,出孝以后在考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夺得了童生试和乡试的头名。一时间,徐解元在江南名声大噪。
这看来是一个慧眼识珠,奇货可居的故事。
然而天下读书人千千万,天子脚下人才济济,一个解元又当得了什么传奇?
徐恺奇就奇在于他不仅文章做得好,人也长得好啊!就连平日不苟言笑的崔管事也忍不住抱住晴若的小身板回忆往昔,“舅老爷当年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男子。每到书院下课的时候,多少小娘子躲在书院外就是为了看他一眼。”
难道你当时也是其中一份子?杜晴若一脸狐疑地盯着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崔管事。见那双葡萄大眼中闪烁着怀疑,崔管事连忙正色道,“那时候我已经在府上做工了,舅老爷逢年过节都会来府上拜访。”她话里还带了一丝骄傲,仿佛是在得意自己不用躲在外面偷看。
须知道,一个好的皮相不管在哪里都是吃香的。徐恺不仅有一副好相貌,更有一身好文采,来到京城自然是如蛟龙入海,得心应手。
终于他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会试来到殿试。这也他是成为传奇的开端。
听说负责接应学子的内侍见了他,也要称赞一句“徐学子好颜色”。就连公主躲在屏风后面看了,都要闹着嫁他。当然,这些都是坊间传闻,殿试如此严肃的场合,公主怎么会躲在后面呢?
至于公主嫁没嫁?那当然是嫁了呀!否则杜晴若也不会为后天的家宴烦恼。在她纠结地揉着自己肉乎乎的小脸蛋时,其他侍女争先恐后地补足了这个故事。
锦青为人稳重,此时却争着第一个发言,“听说殿试还没结束,舅老爷就被钦点为探花啦。众所周知,探花是所有进士里面长得最好看的。”
这不可能,杜晴若马上就否定了这个传说。皇帝再怎么昏庸,也不会看脸点人啊。徐探花应该还是有点才学的。
苹儿—那位常着绿衫的小丫鬟也连忙搭话,“听说舅老爷当年钦点为探花后,京城的老百姓为了看他,把内城门外的石桥都踩塌了!”她平日负责看护熙哥儿,自从搬进四合院后就常常带着熙哥儿来找姐姐玩。
这是重大踩塌事件啊!以前新闻中常见这种众人为了看热闹而把桥踩塌的事故。不过杜晴若对这个故事的真假不予置否。毕竟苹儿太年轻,最多也是道听途说。若是要她对这位舅公的美貌进行评价,那只能是万人空巷,趋之若鹜!
还有个巨大的疑问没解答,如果舅公已经是探花,又怎么会尚公主呢?以她浅薄的历史认知,古代驸马都是没有实职的,据说是为了防止外戚揽权。难道是舅公为了公主放弃了入仕?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再次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到现在为止,她都不知她爹的官职,更何况是徐舅公!这个世界已经不能用她以前的常识来理解,说不准连朝廷制度都不是她熟知的那一套。即便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一套中央制度和官僚制度呢。
在她把一张小脸揉得快变形的时候,反倒是一旁不曾插话的芸儿透漏些关键信息,“听说舅老爷当年因为俊俏,被各大司衙争夺,后来是礼部抢了过去。”芸儿一直是杜老夫人的贴身侍女,她的消息应该是最准确的。
礼部啊,礼部应当是负责祭典,外交以及文教等事宜的吧,杜晴若努力挖掘出一些她知道的内容。一个美男子到礼部来充当门面听起来很理所当然。
不过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常居于后宅的侍女们对朝廷的了解不多,大多见闻都来源自坊间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