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阳门外的百官府舍也都坐落在台基上,门前高竖着华表旌节,朱红廊柱的院门楼,白墙青瓦,气派非凡,荆州的衙署是没有可比性的,不过这一切现在都属于自己的了。

    刘义符走到广场前,忽然想起一事,召来陈裨耳语几句,陈裨马上闪身到道边,待庞咨身后的贺安平出现时,忙拦住问明,又转身往前跑,跟上刘义符不急不缓的步伐回禀。

    “官家那伪主夫妇并有罪内官已被移送到外廓篱墙外的燕雀湖畔幽禁,贺将军也有些担心,请官家示下是否要移送他处。”

    刘义符咧了咧嘴,淡淡回道:“容后移往京口给孝穆帝守陵,命陈道景小心监管,转送前先报一声。”

    陈裨得令,只好再跑一趟。

    夕阳之下,宣阳楼的朱红大柱反射着太阳彤红的光芒,与瓦当门窗精美的雕纹相映十分华丽,城楼上守卫的士兵们一个个站得笔直,身姿挺拔,但一个个咧着嘴,脸色表情都带着喜色,看衣饰服色似是中府禁军士兵。

    这些土包子刘义符撇撇嘴,心里思量着,是时候重新组建宿卫了,总体算起来,京城分为内殿、外朝、皇城、京郊四个区域,怎么设置机构还要看皇城布局,这得等毛德祖赶来才能着手,郭叔融和高道谨可以先考察一下。

    走宣阳门中轴线北上,穿过两个大街区便是大司马门,这宫城广场窄而长,呈横式,穿过这道宫门,里面又是倒扣的巨大方斗状台城,建康宫就在台城之上。

    包括太极殿配套的东殿、西殿,后面是崇政殿、紫极殿依中线排列,其余含章殿、仁寿殿属于东、西后殿,既非皇帝燕居,也不用来朝会,而是大丧停殡之用。后面的宫墙北宫门外,一片广场之隔就是太后、皇后、嫔妃夫人,及宦官、宫人的居所和衙署分布之处,最北面就是占地很大的华林园。

    大朝在太极殿举行,常朝则在崇政殿,两殿之间没有高墙分隔,相接处只有一片不算太大的汉白玉广场,正殿和偏殿之间,二三层都有飞桥相通,朱户雕梁成片,也很有巍峨壮观气势,但据说比洛阳、长安残存的宫殿都要差些。

    正位仪式的朝会没有在太极殿举行,毕竟不是复位,所以在崇政殿,这都是有礼法为依据的,君臣从右侧绕过去直入崇政殿,台基上殿门大开,延伸而上的汉白玉雕栏台阶上已有仪卫和黄门宦官排列迎驾,直到大殿之内。

    陈裨、牛默等侍从入殿直往里侧丹墀左右列队,刘义符登上高高的十二阶丹墀,步上蹲铺地方榻,在八宝玲珑枰上跪坐,百官依次序入殿列队。

    如之前在江岸上一样,建康旧官僚列于右首,以临川王刘义庆、郭叔融、高道谨领头的一群宗室和嫡系文武,自发地与他们拉了距离,站于左首,这让右首的官员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个不时斜眼偷看向排在中后位置的胡藩、沈庆之等人。

    你丫的抱上大腿了,为啥不通知一声,现在这让兄弟们多尴尬

    卧槽看这群大爷的做派难道哥们要被抛弃了不会的不会的我还是有用之才

    害虽然我等曾效命伪主,有附逆之嫌,但不是时势弄人,法不责众嘛,看你们那小样儿,迟早还得与哥们同流合污

    朝堂大殿之上,众人心思各异,却又不好太失礼,待所有迎驾官员全入殿,队列齐整后便一起山呼见礼,这就算重定君臣名份。

    刘义符坐在丹墀之上低头俯视群臣,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前列的宰辅只有现任的尚书右仆射郑鲜之,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中书监江夷,侍中、兼领左卫将军殷景仁,侍中、兼领护军长史刘湛等五人。

    另有侍中、领右卫将军王华于建武开元二年战殒,侍中领骁骑将军王昙首出逃。还有中书主官中书令、尚书台尚书令空缺,原本掌兰台、执政事笔录尚书事的是王弘,但瓦官寺之变后还没有补任人选。

    郑鲜之出身荥阳郑氏,属于晚渡北方士族,能荣登相位完全是因个人才能;江夷则是北方早渡士族,前朝时随先帝参与讨桓玄,就曾拜侍中、加大司马,开国初为五兵尚书、转掌度支、又转吏部尚书,不但资历深厚,还有非常干练的理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