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着蘑菇培养架一路走,文岚就一路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华国也尽快科学生产蘑菇。

    的确,人们数千年前就开始采摘食用蘑菇,华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的发祥地,其中还包括人们熟悉的香菇、金针菇和草菇。但是,华国传统上只是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产量低而品质不定。人工栽培种的菌丝,才是加快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的基础。

    在这方面,华国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也落后于菊刀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从法国引进菌砖,最近开始尝试用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

    在70年代以前,世界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在荷兰、德国等欧美国家,而且几乎是单一的双孢蘑菇。70年代,菊刀国推出香菇、平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及其产品,一举打破世界菌类格局。

    而我国则远远落后于此,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迎头赶上。

    嗯,当然,以前没有往这方面想,不等于没有这个实力,更不代表做不到。

    文岚在蘑菇车间里面转圈圈,一边仔细回想历史文献中关于蘑菇种植的点点滴滴,一边琢磨要如何获取科学栽培的资料以及在国内推广这门技艺面临的难点。

    在转到第三圈,文岚看到蘑菇栽培腐土里的草屑,想起以前偶尔看过的一部关于上海农业的纪录片。那部记录片里面曾经提到,我国食用菌代料栽培,始于57年上海市农业试验站用锯屑压块栽培香菇。接着,河南开始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使食用菌代料栽培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全国各地开始相继尝试用各种工农业下脚料和野草、树桩等栽培食用菌,取得很大成功。

    现在已经是1961年,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此刻的上海农业试验站的香菇栽培试验应该已经成功了。如此一来,食用菌栽培难度等于下降了一级。

    只是,如何获得有效的培训资料和相关工艺,这是个大难题。

    虽然文岚拥有如意门能够顺利到达境外,但是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语言沟通,都远超文岚现有的能力。况且,那些大型设备也很难通过正常途径运回国内。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事情得一步一步来!

    文岚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试图让自己更清醒一点。

    文岚觉得难题应该逐一攻破,现在既然找到努力的方向,那么总有成功的一天。再说,即便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食用菌,也可以使用较为原始的方法先行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积攒经验。

    也许是这间工厂实在太大,也许是因为刚好不是巡逻的时间,总之,文岚没有听到任何疑似脚步声的响声。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文岚觉得自己起码应该多看看现代工业化蘑菇工厂的现状。当然,如果能够得到更多,那就太棒了。

    脱了鞋子,文岚在室内走了几步,果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于是,安下心来的文岚双手贴在门上,尝试左右移动,不出所料,轻轻一推,门果然滑开了。出了蘑菇车间,文岚穿着袜子在楼里穿梭,开始自己的秘密参观之旅。

    轻轻推开旁边的大门,走进一看,里面也种满了双孢蘑菇。接下来几个大房间里面,满满都是同样规模的蘑菇培养架,区别只在于里面的双孢蘑菇正处于不同的生长状态。蘑菇虽好,可惜不是文岚所需要的,此刻,她更想要找到一份蘑菇培养手册或者种植指南。可惜,遍寻不着。

    找了一圈,凡是没有锁门的房间,文岚都进去看了一圈,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资料。不过,倒是确定这里应该是一个大型的蘑菇工厂,因为除了生产蘑菇的专用菌房外,还有满是瓶瓶罐罐的菌种生产室和培养料配置车间。虽然不能进去,但透过玻璃窗户和门缝等看到的场景,也能猜得出来。况且,从楼上往下看,外面似乎还有很大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更远处应该是极其宽广的覆土生产场地,隐隐约约看倒层层叠叠的大堆露天堆砌的块状物。

    下了两楼后,办公室内多了许多文字资料,可惜撰写资料的文字不是英文,文岚一个字都不认识。倒是画满各种宣传画的手册,让文岚连猜带蒙看明白这里是专业的蘑菇生产和推广场所。出于某种不可明说的理由,文岚把那一叠叠的资料大概翻看了一遍,在成叠不同类型的资料中,各抽了两份,默默放入自己的背包中。

    走在走廊上,文岚看着楼下大型的叉车和数层楼高的机械轨道,不由地心生羡慕。这些在后世的华国已经见怪不怪,而此时的华国估计能够拥有如此多的机械化作业的地方屈指可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