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出了谢府,信步而行,也不知到了哪里。鼻子里嗅得一缕香味,馋虫发作,寻了过去。

    见到一处双层酒肆,里面熙熙攘攘,食客满盈。门楼上悬挂着一匾,题道“快意楼”三个大字。

    原来是在这里,名不虚传。就是吵闹了些,他不喜欢。

    索性到垆前沽了一葫芦酒,边逛边喝,倒也有滋味。

    身侧忽然有人发问:“是玉白烧吧?三十文一两,干喝可就糟蹋了。”

    袁芷转头一看,一人头戴曲笠,身穿点墨袍,腋下夹着个油布包裹,原来是顾长康。

    笑道:“不愧是长醉客!我请你。”将葫芦送了过去。

    长康也不客气,咕嘟咕嘟连饮半葫,打了个酒嗝,脸上就开始红了。

    递还给他,谢道:“不白喝你的,还你一桌美味素席。幽谷客随我来!”

    袁芷也感觉好奇,就和长康共行。走了几步,来到一处辉煌寺院,寺名也怪,竟然叫做“瓦罐寺”。

    院内挤着一干闲人,在风墙下面,热热闹闹的围着一块红布。看到长康来了,纷纷问好。

    “稍等片刻,我将此画完工,就差一点了。”长康抱歉道,一边向四周还礼。

    在桌案上解了包裹,铺开笔墨,伸手扯下了墙上红布。

    顿时就见一青瞿老者,跃然墙上。面容恬淡,衣袂飘飘,神思欲飞,而唯独目中无物,似有些不美。

    “为何在这里留白?”袁芷问道。

    “前日无酒,我心神不凝,难聚灵感。而眼目,最是一个人藏神之所,诸般写照尽在其中。”长康解释道。

    “我作画时,必要先定其形态。是走是卧,是急是缓,这里面就藏了故事。

    然后再绘手足,挥洒举止,要么风流不羁,要么踟躇难行,这里也有一番意味。

    再之后刻画容颜,要照见心海。雕琢眉目,要传示神思。所谓渐入佳境,便是这般由外入内,由形至神。

    葫芦且借我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