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节的第二天白天,这个本来应该庆祝犹太人从奴役中获得自由的日子,却被淡淡的哀伤掩埋。

    朗基努斯穿行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观察着每一个行人的脸色。

    大多数行人都会被他身上的罗马军服吓得避而远之,所以当他站在在人们视线的死角时,他才能看到这些人最真实的模样。

    那是一种喜悦与忧伤混合的感情。

    在一个本来该欢庆的重要日子,耶路撒冷的人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

    已经有人在暗地里组织暴动,但是他们组织力并不高超,都被彼拉多轻易的识破解决掉,但即使如此,反抗的火焰依旧在一朵朵的燃起。

    在先知还在的日子里,是绝不会有反抗的。

    因为人们能看到···希望。

    希望,这并不是谁告诉朗基努斯的东西,而是他从山间的农民、城里的行人口中总结出来的词语。

    这是对那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男人最准确的概括。

    他让奴隶获得自由,让无家可归者有了家园,让饥饿者饱食,让正义者受恩。

    他深刻的改变了整个犹太地区的社会结构,只要他还在,人们就能看得到希望。

    虽然罗马仍旧向犹太人征收沉重的赋税,但是去除掉庞大旧体制的剥削之后,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甚至能够在平日里粘上荤腥。

    莫语在整个地区获得这么高声望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带来了更新更宽泛的教义,更在于他给新信徒们许诺了光,然后亲手带着信徒们见到了光。

    他们因为新教派而过上了更好的日子,并且坚定的认为莫语会带着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这就是希望。

    彼拉多钉死了莫语,实际上就是掐断了犹太人的希望,现在这些暴动其实只不过是失去目标的人们一种无意识的发泄。

    “有兴趣了解一下我们的教义吗?”

    身后传来一个浅浅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