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峻逐字逐句耐心地看了下去。

    这几天,他就与此子借《四书析疑》而传信。

    左右赋闲在家,并无什么事可干。

    从一开始多谈论经书,到后来传信的内容也渐渐扩展到时务策方面。

    这个叫“观复”的少年有志于学,努力奋进,眼界竟是比绝大多数人都更为开阔。

    俞峻闭上眼,眼前隐约有个模糊的影子,像梦一样抓不住。

    大抵上是个锋芒毕露,自信张扬的少年郎。

    他在做户部尚书的时候,提携了不少如对方一般有志报国,风华正茂的少年。

    朝野终将是年轻人的朝野。

    他对少年人很有好感。

    每年春闱,金榜题名时,自有无数青年才俊,踏马游街,他们手揽马辔,脚蹬马镫,兴致勃勃,双眼明亮地打量着京城繁华的长街。

    他们胸口喷吐的意气,是山水天下,是想要为民请命,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

    他们以四书所揭橥(揭示、标志)的为宗旨,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在必要时自我牺牲,并且以此为荣。

    这股子学生气,虽然未免失于莽撞,但这正是少年人的可爱之处。

    若引导得当,或许会给这个庞大的帝国带来勃勃生机。

    若引导不当,也极容易被人所利用,成了他人手中彼此攻讦的工具。

    他与梁武帝关系非比寻常君臣,也因此,这些学生犯了什么错之后,每回都是他帮着兜底。

    不过他身为一部尚书,正二品的大员,说话做事不得不严厉一些,故而这些少年都怕他得很。

    这么想着,俞峻他就忍不住想到了前几日在杏子巷石桌前碰上的那少年。

    思及,俞峻收拢了思绪,提笔在纸上做了些注解与批注,手指骨节微弯,翻到了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