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午九点,大舅妈就领着周胜英去了桂金家,陪着去的还有爱军舅舅。桂金家住在村南,村里人都不知道,也没人去看。不像以前,谁家有点事,恨不得半个村子的人都去围观。

    周胜英来时带了四样礼物,麦乳精、冰糖、酒和点心,这在农村可是贵重礼品。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家里对这亲事的重视,虽然是孤儿,可家里没把他当外人。

    周胜英不愧是大舅妈的娘家人,相貌堂堂,身体健壮,再穿上一身军装,更显高大魁梧。和桂金站在一起,看着就般配。

    周胜英长得人高马大的,性格却非常温和。进门看韩德才出来迎接他,就上前接过轮椅,把他推进屋里。

    俩人的亲事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天中午,周胜英就留在桂金家吃的午饭,二爷一家也去了。

    下午,大舅妈的爹娘亲自上门,就把亲事定了下来,婚期定在正月初六,速度快得令人咂舌。村里人也知道了,桂金家被看热闹的村民围了起来。

    初四,桂金就跟着周胜英去了县城,俩人去买结婚的东西。去时,他俩骑了一辆自行车,回来时,俩人一人一辆,还带回来一个缝纫机。

    原来,周胜英从部队回来时,就准备好了自行车和缝纫机票。比他原来对象的要求,少了手表和收音机,他觉得这两样东西,在农村用处不大,就没费劲淘腾。

    除了这两样,他们还买了被面、布料及其他的东西,自行车的后架上驮着好多东西。毕竟桂金家就她自己,她爹娘给她攒了好几年的布票,钱财也富足。

    周胜英在部队,各种票证也比农村多,而且是全国通用的军票,他本来是回来结婚的,准备的也富足。桂金比他小了几岁,条件又好,他就想在物质上补偿一下,故而买的东西就多了。

    初五,俩人去了张集公社,领结婚证,援朝舅舅也跟着去了,顺便给他们帮个忙,公社里还没正式上班,就留了几个值班的。

    看到俩人骑着车子出双入对,韩德才两口子高兴的合不拢嘴。女儿找到满意的归宿,他二人解决了个大心事。

    韩德才家的院子里,找了好多帮忙的,套被子的,做衣服的,准备结婚用品的。由于时间赶的紧,打家具是来不及了。

    不过桂金也没准备在周楼常住,结婚后她还住在娘家,这是定亲时就说下的。周胜英没意见,反正他家也没其他人,那里方便就住那。

    韩德才妻子拉着大舅妈,让她帮着给桂金做一件她身上穿的棉袄。村里人不知道舅妈穿的棉袄叫唐装,其实叫唐装也不准确,这只是后世人们的习惯叫法。

    桂金昨天在城里买了块红色的织锦缎,也没想着结婚能穿上,说是以后有时间了再做。她娘看出闺女喜欢,就求到大舅妈头上。

    大舅妈其实和周胜英的亲姑一样,这未来侄媳妇的要求,当然得尽量满足。于是她把二舅妈也拉来,俩人一起动手,还真给做了出来。

    村里的妇女见了,都围着学技术,准备自己也做一件。做不了织锦缎的,做件棉布的也好看。智慧和悠悠穿的棉布袄,她们看着都喜欢。

    桂金回来看见做好的棉袄,高兴坏了。赶紧穿上试了一下,引起大家一片惊叹声。

    “真好看,桂金姑奶奶穿上这衣服,就和画上的仙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