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 日常电报
<b></b>然而毕竟这种钢板可以批量生产了,所以就总体而言,这种浮筒拼装出来后,浮力虽然完全无法跟红、蓝码头的钢浮筒相媲美,但好在这是在现有条件下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出来的钢材,用于造船虽然有点令人担心,但用于做浮动码头,还是可以的——到了后来,王工生产的这种浮筒被统一涂上黄蓝白条纹的底漆,随着澳洲人在南洋海域不断地到处修建这种码头设施,这种显得有些怪异的条纹色彩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当地人都称这种码头为“花码头”——久而久之,这种条纹彩色钢制浮动码头渐渐成为澳洲的象征,只要是澳洲人拥有的或者有澳洲影响的港口,通常都有这种“花码头”存在,因此有“花码头”的港口,通常也是澳洲人的势力范围。
现在,石码头附近又新修了一排工棚,那里是"装卸工营区",目前有两百多人在工地上忙碌着,绝大多数是黑人,这是周瑞从归化营带出来的贸易劳动力,计划在一个月内把住宿营区和作为仓库的三排双山字大棚建好,率领这群人干活的是治安队的一个一个支队,共计二百余人,岳楚把这支队伍的指挥权交给了周瑞,除了管理归化营和工程建设外,还有维持租界治安的任务。
周瑞一路巡视,一路安排指导工作,直到下午四点才骑马到达石码头小广场,到了这里对他而言,已经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了,这类工地上的活他不熟悉,况且还有侯相麟亲自带出来的华人跟班叫王福的和他的两个徒弟在现场做施工员,大小事务根本不用周瑞操心,至于码头的建设作业,肖平国已经把何四指提前派来了,这位最早跟随澳洲人讨生活的汉人,因为得到侯相麟的“真传”,如今已经算是半个建筑专家了,专业水平应该高过周瑞。
于是周瑞只是简单地跟忙着指挥干活的王福和何四指他们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走马观花地巡视了一圈就离开了,他今天要去欧库西城里办事,因为前一阵子由一位葡萄牙商人带来一封信,这封信里说,欧库西城的市长和市议会的议员们邀请他去市政厅做客,总督大人最近如果方便,可顺带到城里来做客。
当然了,周瑞心里清楚,事情不仅仅是做客那么简单,这两天肖平国与周瑞的电报往来频繁,通报了欧库西城的一些情况,去年,一些葡萄牙商人在欧库西西郊做种植园,据说这是收到女公爵的影响,种植园先是种甘蔗,因为季节的原因,葡萄牙商人只能通过女公爵购买到澳洲人的甘蔗苗,事实证明,这却是一件歪打正着的好事——几个月后,这些葡萄牙种植园主惊喜万分地发现,今年甘蔗必将获得大丰收,甘蔗的糖度非常高,于是欧库西的葡萄牙种植园主希望提高收购价,然而荷兰商人仍然坚持给普通的收购价,于是葡萄牙商人拒绝了荷兰人购买甘蔗的要求,把目光投向新安城,只是这些种植园主并十分不了解澳洲人,于是他们想通过市议会的关系跟澳洲人搭上生意关系,这才发生了请周瑞去市政厅做客的邀请。
周瑞知道,现在无论是糖厂还是种植园都比较忙,皮蒙特和德古斯的船队天天有船等在新安江河口的码头上,等着新鲜的白砂糖出厂,现在的糖厂厂长是姜祖望,从隶属关系上讲,自去年年末个月前起,这座糖厂已在事实上属于孙老的环球食品公司了。
只是因为孙老公职在身,不能直接插手生意,所以糖厂的掌控和重大决策其实是交给肖平国的,好在姜望祖是侯相麟使出来的老人,由他管理着糖厂还是很让人放心的,况且糖厂早就步入正轨,无论生产和销售都不需要何四指做什么重大决策,只要按部就班把规矩贯彻到位即可。
因此周瑞受肖平国前面电报的委托,今天他要跟欧库西城的种植园主们见一面,只是搭上生意关系即可,至于采购价、支付方式、签合同交货什么的就让肖平国去操心了。
对于工厂这块,其实肖平国也不算太忙,原因是他的前任侯相麟把这一块打理得井井有条,包括销售渠道和交易程序都很清晰明了——如今糖厂生产出来的全部白糖,除了下脚料外,都是皮蒙特德古斯和玛格丽特女公爵三家包销,客户只有这三个,这三位本来就属于一个“帝澳公司”,而且甘蔗的来源是女公爵的种植园,所以糖厂这边的经营内容很单纯,只要把产品质量搞好就行,而产品质量这块有红楼那边的"高科技"保驾,所以对于肖平国他们来说,糖厂这边还真没有什么可操心的。
糖厂除了生产白糖,还有一片厂区是专门酿造仙人洞乳酒的,这种酒非常畅销,出多少就被皮蒙特他们拿走多少,尽管价格上比老船长白酒贵了三倍,但极受从贵族到普通水手各阶层的欢迎,就连近水楼台的帝力城大小酒吧都经常因为销售太快而断货,其他地方就更别说了。
周瑞临进城前,在工棚的办公区里喝了一杯茶,是何四指专门泡的白糖菊科土著花茶,肖平国他们貌似不太习惯喝,但周瑞却很喜欢,两人正准备聊上几句时,工棚外广场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骑手在门口急停,荡起一阵灰尘,周瑞刚刚喝了一口茶,听见门外动静抬头向望去,看见一位身背五七式步枪的治安队士兵翻身下马,朝工棚跑来。
周瑞知道这是来找自己的心,便起身出屋,刚刚在门口,那位士兵一个立正,抬手掌心向外敬了一个礼,双手递上一个文件夹,然后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大声叫道
饱噶长官,点饱寺有加米点饱!
周瑞结接过文件夹,打开看到的是一串数字,便没再说什么,而是抬手回了一礼后说,你先在这里等着,然后返回室内,跟何四指说了几句后便翻身上马而去。
这是一封只有穿越者才能翻译的电文,如今海外领地和红楼之间都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隔三到五天,必定有一个例行公事一样的“情况通报”电文,内容不限且包括任何你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以此共享各地情报,加强交流,协调行动,所以电报的内容不拘一格,哪怕通报一些当地发生的逸闻趣事也可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现在,石码头附近又新修了一排工棚,那里是"装卸工营区",目前有两百多人在工地上忙碌着,绝大多数是黑人,这是周瑞从归化营带出来的贸易劳动力,计划在一个月内把住宿营区和作为仓库的三排双山字大棚建好,率领这群人干活的是治安队的一个一个支队,共计二百余人,岳楚把这支队伍的指挥权交给了周瑞,除了管理归化营和工程建设外,还有维持租界治安的任务。
周瑞一路巡视,一路安排指导工作,直到下午四点才骑马到达石码头小广场,到了这里对他而言,已经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了,这类工地上的活他不熟悉,况且还有侯相麟亲自带出来的华人跟班叫王福的和他的两个徒弟在现场做施工员,大小事务根本不用周瑞操心,至于码头的建设作业,肖平国已经把何四指提前派来了,这位最早跟随澳洲人讨生活的汉人,因为得到侯相麟的“真传”,如今已经算是半个建筑专家了,专业水平应该高过周瑞。
于是周瑞只是简单地跟忙着指挥干活的王福和何四指他们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走马观花地巡视了一圈就离开了,他今天要去欧库西城里办事,因为前一阵子由一位葡萄牙商人带来一封信,这封信里说,欧库西城的市长和市议会的议员们邀请他去市政厅做客,总督大人最近如果方便,可顺带到城里来做客。
当然了,周瑞心里清楚,事情不仅仅是做客那么简单,这两天肖平国与周瑞的电报往来频繁,通报了欧库西城的一些情况,去年,一些葡萄牙商人在欧库西西郊做种植园,据说这是收到女公爵的影响,种植园先是种甘蔗,因为季节的原因,葡萄牙商人只能通过女公爵购买到澳洲人的甘蔗苗,事实证明,这却是一件歪打正着的好事——几个月后,这些葡萄牙种植园主惊喜万分地发现,今年甘蔗必将获得大丰收,甘蔗的糖度非常高,于是欧库西的葡萄牙种植园主希望提高收购价,然而荷兰商人仍然坚持给普通的收购价,于是葡萄牙商人拒绝了荷兰人购买甘蔗的要求,把目光投向新安城,只是这些种植园主并十分不了解澳洲人,于是他们想通过市议会的关系跟澳洲人搭上生意关系,这才发生了请周瑞去市政厅做客的邀请。
周瑞知道,现在无论是糖厂还是种植园都比较忙,皮蒙特和德古斯的船队天天有船等在新安江河口的码头上,等着新鲜的白砂糖出厂,现在的糖厂厂长是姜祖望,从隶属关系上讲,自去年年末个月前起,这座糖厂已在事实上属于孙老的环球食品公司了。
只是因为孙老公职在身,不能直接插手生意,所以糖厂的掌控和重大决策其实是交给肖平国的,好在姜望祖是侯相麟使出来的老人,由他管理着糖厂还是很让人放心的,况且糖厂早就步入正轨,无论生产和销售都不需要何四指做什么重大决策,只要按部就班把规矩贯彻到位即可。
因此周瑞受肖平国前面电报的委托,今天他要跟欧库西城的种植园主们见一面,只是搭上生意关系即可,至于采购价、支付方式、签合同交货什么的就让肖平国去操心了。
对于工厂这块,其实肖平国也不算太忙,原因是他的前任侯相麟把这一块打理得井井有条,包括销售渠道和交易程序都很清晰明了——如今糖厂生产出来的全部白糖,除了下脚料外,都是皮蒙特德古斯和玛格丽特女公爵三家包销,客户只有这三个,这三位本来就属于一个“帝澳公司”,而且甘蔗的来源是女公爵的种植园,所以糖厂这边的经营内容很单纯,只要把产品质量搞好就行,而产品质量这块有红楼那边的"高科技"保驾,所以对于肖平国他们来说,糖厂这边还真没有什么可操心的。
糖厂除了生产白糖,还有一片厂区是专门酿造仙人洞乳酒的,这种酒非常畅销,出多少就被皮蒙特他们拿走多少,尽管价格上比老船长白酒贵了三倍,但极受从贵族到普通水手各阶层的欢迎,就连近水楼台的帝力城大小酒吧都经常因为销售太快而断货,其他地方就更别说了。
周瑞临进城前,在工棚的办公区里喝了一杯茶,是何四指专门泡的白糖菊科土著花茶,肖平国他们貌似不太习惯喝,但周瑞却很喜欢,两人正准备聊上几句时,工棚外广场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骑手在门口急停,荡起一阵灰尘,周瑞刚刚喝了一口茶,听见门外动静抬头向望去,看见一位身背五七式步枪的治安队士兵翻身下马,朝工棚跑来。
周瑞知道这是来找自己的心,便起身出屋,刚刚在门口,那位士兵一个立正,抬手掌心向外敬了一个礼,双手递上一个文件夹,然后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大声叫道
饱噶长官,点饱寺有加米点饱!
周瑞结接过文件夹,打开看到的是一串数字,便没再说什么,而是抬手回了一礼后说,你先在这里等着,然后返回室内,跟何四指说了几句后便翻身上马而去。
这是一封只有穿越者才能翻译的电文,如今海外领地和红楼之间都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隔三到五天,必定有一个例行公事一样的“情况通报”电文,内容不限且包括任何你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以此共享各地情报,加强交流,协调行动,所以电报的内容不拘一格,哪怕通报一些当地发生的逸闻趣事也可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