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义的解决办法就是动员起所有的手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这些资源就包括房产、田地等等……其实这也是因为公司内部成员大多都是战友的原因,否则的话,哪个员工会肯为了公司的生意而拼上自家的房子的。
而且这些房子还有许多并不是他们本人,有些还是他们亲戚又或是战友的。
他们具体是这么操作的,首先是联系到相对来说经营得不景气甚至是形将倒闭的厂家。
这时代像这样的厂还真不少,市场经济了嘛,一开始是几个敢拼的人筹集一些资金就办了个厂,别人一看这样做还真能赚钱,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轻工业嘛,买几台机器有样学样的做就可以了,甚至还有许多家庭作坊用手工操作也可以。
但市场经济这东西也是挺残酷的,厂家一多自然就会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尤其是最近正在进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这时候是人人自危,都在担心会不会被扣上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于是相当一部份个体户都不干了,个体户不干就意味着商品没人卖了,于是大批的工厂倒闭,成堆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发霉。
我们现在正赶上这时候,另一方面苏联那边只求有东西用就可以了,对质量要求并不是太高,于是郑嘉义就瞄准了这些堆积在仓库里各种商品。
但这些商品人家也不是白给的,就算堆在仓库里烂也不可能送人的不是?!咱们又给不起定金,凭什么让人把货给我们。
这时候房产和田地就能起到作用了,战士们把自己的房产或是亲戚的、战友的,可以抵押的东西通通押上……这时代的抵押也简单,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银行、公正什么的,就是写上份字据互相签个名再按上手印也就成了。
于是这原本需要一百万左右才能拿下来的一百多车皮的货物,竟然只用了两万多就全部到位,而且这两万多还有相当一部份是运输费用。
杨先进方面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苏联方面同意了我们分批换飞机的建议,事实上他们也很愿意这样做,因为要是我们一下子就运了五百车皮的货物过去他们一时间也消化不了……虽然都是好卖的东西,但也要地方摆啊。
国内飞机的买家也很快就找到了,这航空公司一听说图154竟然只卖两亿,而且还能再便宜一千万……这个便宜幅度是我定下的,跟一亿多的利润比起来这一千万就算不上什么了,而且为了能够尽快的促成这笔交易,适当的便宜些降低风险也是必须的。
在这种优惠下,航空公司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并签下了合同。
当时我就在想,这也许是因为现在国内的航空公司消息不灵通,不知道苏联有许多飞机卖不出去而亏本大甩卖……不过这也不意外,国有企业嘛,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企业大多都有信息滞后反应迟钝的毛病。
如果他们在事后知道苏联这飞机只有一亿人民币的价格,而我们甚至只用价值一千万左右的商品以货易货买到手的,只怕他们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万事俱备后就只欠东风了。
这个东风就是我们把货物运往苏联,这个动作可不小,整整两列火车长途跋涉直奔苏联首都莫斯科而去,而且这是一路前进一路装货……因为许多货物是在其它地方联系上的,所以这货物就是沿着火车的路线集中,火车一路开着一路往上装。
这其中的困难与热闹就不用说了,郑嘉义及其一帮手下因为担心这批货会出什么意外,还派出一批人手跟着列车一起走,沿途就不断的统筹管理。
也许是因为负责管理这些列车的是一名叫吴东的战士……确切的说他已经不是战士了,而是先进公司的一名员工。
吴东这家伙,在部队的时候就是管理部队后勤这一块的,所以那是见多也做多了装货、卸货、运输之类的事,于是这一路管理起来是井井有条,一百多车皮的货在他的安排下竟然没有出过一次大差错。
这些资源就包括房产、田地等等……其实这也是因为公司内部成员大多都是战友的原因,否则的话,哪个员工会肯为了公司的生意而拼上自家的房子的。
而且这些房子还有许多并不是他们本人,有些还是他们亲戚又或是战友的。
他们具体是这么操作的,首先是联系到相对来说经营得不景气甚至是形将倒闭的厂家。
这时代像这样的厂还真不少,市场经济了嘛,一开始是几个敢拼的人筹集一些资金就办了个厂,别人一看这样做还真能赚钱,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轻工业嘛,买几台机器有样学样的做就可以了,甚至还有许多家庭作坊用手工操作也可以。
但市场经济这东西也是挺残酷的,厂家一多自然就会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尤其是最近正在进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这时候是人人自危,都在担心会不会被扣上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于是相当一部份个体户都不干了,个体户不干就意味着商品没人卖了,于是大批的工厂倒闭,成堆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发霉。
我们现在正赶上这时候,另一方面苏联那边只求有东西用就可以了,对质量要求并不是太高,于是郑嘉义就瞄准了这些堆积在仓库里各种商品。
但这些商品人家也不是白给的,就算堆在仓库里烂也不可能送人的不是?!咱们又给不起定金,凭什么让人把货给我们。
这时候房产和田地就能起到作用了,战士们把自己的房产或是亲戚的、战友的,可以抵押的东西通通押上……这时代的抵押也简单,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银行、公正什么的,就是写上份字据互相签个名再按上手印也就成了。
于是这原本需要一百万左右才能拿下来的一百多车皮的货物,竟然只用了两万多就全部到位,而且这两万多还有相当一部份是运输费用。
杨先进方面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苏联方面同意了我们分批换飞机的建议,事实上他们也很愿意这样做,因为要是我们一下子就运了五百车皮的货物过去他们一时间也消化不了……虽然都是好卖的东西,但也要地方摆啊。
国内飞机的买家也很快就找到了,这航空公司一听说图154竟然只卖两亿,而且还能再便宜一千万……这个便宜幅度是我定下的,跟一亿多的利润比起来这一千万就算不上什么了,而且为了能够尽快的促成这笔交易,适当的便宜些降低风险也是必须的。
在这种优惠下,航空公司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并签下了合同。
当时我就在想,这也许是因为现在国内的航空公司消息不灵通,不知道苏联有许多飞机卖不出去而亏本大甩卖……不过这也不意外,国有企业嘛,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企业大多都有信息滞后反应迟钝的毛病。
如果他们在事后知道苏联这飞机只有一亿人民币的价格,而我们甚至只用价值一千万左右的商品以货易货买到手的,只怕他们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万事俱备后就只欠东风了。
这个东风就是我们把货物运往苏联,这个动作可不小,整整两列火车长途跋涉直奔苏联首都莫斯科而去,而且这是一路前进一路装货……因为许多货物是在其它地方联系上的,所以这货物就是沿着火车的路线集中,火车一路开着一路往上装。
这其中的困难与热闹就不用说了,郑嘉义及其一帮手下因为担心这批货会出什么意外,还派出一批人手跟着列车一起走,沿途就不断的统筹管理。
也许是因为负责管理这些列车的是一名叫吴东的战士……确切的说他已经不是战士了,而是先进公司的一名员工。
吴东这家伙,在部队的时候就是管理部队后勤这一块的,所以那是见多也做多了装货、卸货、运输之类的事,于是这一路管理起来是井井有条,一百多车皮的货在他的安排下竟然没有出过一次大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