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抢粮抢粮
“崇文、尚武、节俭!”陈克复一字一句道,字字若洪钟,若大吕,印在殿中众大臣心中,发人深省。
陈克复肃立殿中,大声道,“如今你们都是朝廷高官,身居高位。朝廷也赖诸君努力,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天下归附者越来越多,土地也越打越多,人口也越聚越多。有道是马上打天下容易,可马上治天下难。因此,势力大了,我们也不能再一直按着当年在辽东的那一套老规矩办事。武人打天下可以,治天下却需要文人。所以我们需要崇文!”
“可崇文也不是就要偃武修文,如今天下七分,各地官僚皇族子孙割据。又兼各地农民纷纷叛乱,天下纷扰不平。此时正需要军队鼎定天下,需要将士们的热血拼搏,需要百姓将士们勇武敢战。崇文且需要尚武,如此才能内外兼修,平定%%战乱四起,百姓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此之时,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所以当此时朝廷用度皆需节俭,禁止奢侈浪费。朝廷如此,我与诸君身为天下榜样,更应当节俭朴素。”
“臣等谨尊殿下教诲!”诸臣被陈克复一番教训,都齐齐赞服。
“这些天,我也一直在考虑朝中之事。对外用兵,乃是必须为之。只有早日平定各地,才能早日恢复平定,也能早日恢复生产,重还天下太平。而缺粮,虽棘手,但只是暂时。我们不能因缺粮,就放弃眼下进兵的大好时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舍鱼或弃熊掌,非我所愿。”陈克复终于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可无粮而无兵,只怕于战不利。万一战事胶着,前线无粮,这可如何是好?”高士廉着急的道。
陈克复摇了摇头,“无粮,我们想办法解决就是。大家也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六大粮仓之上,六大粮仓远在洛阳,就算行险夺下一二座,也无大局无补。其实,我们并不是无粮,我们还是有粮的。只要运用的好,再佐以其它办法,这五千万石的粮食缺口并不是没有办法可解。”
高士廉眼睛直直的盯着陈克复,不明白他说的粮食在哪里,难道当年辽东军攻高句丽时,还在什么地方秘密存诸了大量粮食?他不由的向李奔雷望去,当年李奔雷是辽东军的二把手,有这样的秘密他没有理由不知道。可当他望向李奔雷时,心中不由失望。李奔雷同样满脸的疑惑,不明白这粮食在哪。
陈克复微微笑了笑,返身回上首坐下。
“刚才听高尚书也说过,朝廷准备组织流民打猎捕鱼挖野菜,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河北之地流民聚集太多,如果不能很好的安抚他们,一个不好就容易复生乱起。所以,朝廷应当将流民分别按籍贯分至原籍各郡县。然后朝廷让各郡县组织强壮者上山打猎、捕鱼,妇女儿童可以上山挖野菜。所有收获的猎物及鱼虾野菜皆由郡县统一调度,对百姓进行统一的定量食物配给。不足者,则由朝廷拨给粮食。另外剩余的劳动力也不能闲置,应当趁眼下秋后季节,由郡县官府重新对河北各地进行均田。收回那些无主之地,再分给无地百姓土地。另外如有趁机大肆兼并土地的当地富豪,则出台律令,限定其田亩之数,超过者由进行出钱回购,再分给无土农民。均田之后,要趁眼下秋冬季节,立即组织这些闲置的百姓开垦土地,修善沟渠,准备明年的生产工作。”
房玄龄等听着这个计划都在心中点头,他们也都明白,这个计划的关健不是能增加粮食。而是能将河北这数目庞大的流民给安置好,流民聚众在一起,久则生变,这是必然。如果重新安排回乡里,再配给粮食让他们度过这段时间,又组织他们均田垦田,如此一来,也就能防止流民再次聚众作乱。
不过众人心中还是担忧,这个计划虽能安抚百姓,可并不能变出粮食来。打猎捕鱼,也只能养活少部份人,真正大部份的粮食消耗不是得由朝廷拨给。
陈克复看着一旁的内侍将他刚说的话都记了下来后,才继续道,“当然,单单如此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我们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渡过这次粮荒。”
“我的初步计划是分为几部份,首先就是立马和辽东各部族联络,我们向他们借粮,牛羊马匹,不管是什么,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向他们借来,有多少我们就借多少。契丹、靺鞍、新罗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可以向他们借。而百济、东瀛、突厥、铁勒、奚国等国虽不是我们的盟友,但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借,不管多少都要。我相信,我陈克复的面子应当还能值几分钱,百济等国不敢不借。”
看着陈克复那凶狠的目光,众人都明白他的潜台词,这不过是先礼后兵。敢不借,到时可就是抢了。现在周边各国,估计还没有敢直面硬顶,想挑起战争的部族王国。
高士廉心里计算了一会,“殿下,借粮虽是一个办法,不过周边诸国,大都是草原部族,就算借,也大多是牛羊,而且估计也借不了太多。”
“没事,有多少就借多少。不过战马的粮草却需要充足,这些战马的草料,必须从各部族借到足够的数量才行。如果他们不给,就告诉他们,我会派辽东铁骑亲自去取。”
高士廉点了点头,如果只是要求足够的草料,而并不要求粮食的数量,那估计这事应当没问题。毕竟东突厥如今四分五裂,高句丽与东突厥先后倒下之后,周边诸部已经没有能和辽东军正面抗衡的势力了。
“崇文、尚武、节俭!”陈克复一字一句道,字字若洪钟,若大吕,印在殿中众大臣心中,发人深省。
陈克复肃立殿中,大声道,“如今你们都是朝廷高官,身居高位。朝廷也赖诸君努力,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天下归附者越来越多,土地也越打越多,人口也越聚越多。有道是马上打天下容易,可马上治天下难。因此,势力大了,我们也不能再一直按着当年在辽东的那一套老规矩办事。武人打天下可以,治天下却需要文人。所以我们需要崇文!”
“可崇文也不是就要偃武修文,如今天下七分,各地官僚皇族子孙割据。又兼各地农民纷纷叛乱,天下纷扰不平。此时正需要军队鼎定天下,需要将士们的热血拼搏,需要百姓将士们勇武敢战。崇文且需要尚武,如此才能内外兼修,平定%%战乱四起,百姓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此之时,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所以当此时朝廷用度皆需节俭,禁止奢侈浪费。朝廷如此,我与诸君身为天下榜样,更应当节俭朴素。”
“臣等谨尊殿下教诲!”诸臣被陈克复一番教训,都齐齐赞服。
“这些天,我也一直在考虑朝中之事。对外用兵,乃是必须为之。只有早日平定各地,才能早日恢复平定,也能早日恢复生产,重还天下太平。而缺粮,虽棘手,但只是暂时。我们不能因缺粮,就放弃眼下进兵的大好时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舍鱼或弃熊掌,非我所愿。”陈克复终于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可无粮而无兵,只怕于战不利。万一战事胶着,前线无粮,这可如何是好?”高士廉着急的道。
陈克复摇了摇头,“无粮,我们想办法解决就是。大家也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六大粮仓之上,六大粮仓远在洛阳,就算行险夺下一二座,也无大局无补。其实,我们并不是无粮,我们还是有粮的。只要运用的好,再佐以其它办法,这五千万石的粮食缺口并不是没有办法可解。”
高士廉眼睛直直的盯着陈克复,不明白他说的粮食在哪里,难道当年辽东军攻高句丽时,还在什么地方秘密存诸了大量粮食?他不由的向李奔雷望去,当年李奔雷是辽东军的二把手,有这样的秘密他没有理由不知道。可当他望向李奔雷时,心中不由失望。李奔雷同样满脸的疑惑,不明白这粮食在哪。
陈克复微微笑了笑,返身回上首坐下。
“刚才听高尚书也说过,朝廷准备组织流民打猎捕鱼挖野菜,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河北之地流民聚集太多,如果不能很好的安抚他们,一个不好就容易复生乱起。所以,朝廷应当将流民分别按籍贯分至原籍各郡县。然后朝廷让各郡县组织强壮者上山打猎、捕鱼,妇女儿童可以上山挖野菜。所有收获的猎物及鱼虾野菜皆由郡县统一调度,对百姓进行统一的定量食物配给。不足者,则由朝廷拨给粮食。另外剩余的劳动力也不能闲置,应当趁眼下秋后季节,由郡县官府重新对河北各地进行均田。收回那些无主之地,再分给无地百姓土地。另外如有趁机大肆兼并土地的当地富豪,则出台律令,限定其田亩之数,超过者由进行出钱回购,再分给无土农民。均田之后,要趁眼下秋冬季节,立即组织这些闲置的百姓开垦土地,修善沟渠,准备明年的生产工作。”
房玄龄等听着这个计划都在心中点头,他们也都明白,这个计划的关健不是能增加粮食。而是能将河北这数目庞大的流民给安置好,流民聚众在一起,久则生变,这是必然。如果重新安排回乡里,再配给粮食让他们度过这段时间,又组织他们均田垦田,如此一来,也就能防止流民再次聚众作乱。
不过众人心中还是担忧,这个计划虽能安抚百姓,可并不能变出粮食来。打猎捕鱼,也只能养活少部份人,真正大部份的粮食消耗不是得由朝廷拨给。
陈克复看着一旁的内侍将他刚说的话都记了下来后,才继续道,“当然,单单如此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我们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渡过这次粮荒。”
“我的初步计划是分为几部份,首先就是立马和辽东各部族联络,我们向他们借粮,牛羊马匹,不管是什么,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向他们借来,有多少我们就借多少。契丹、靺鞍、新罗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可以向他们借。而百济、东瀛、突厥、铁勒、奚国等国虽不是我们的盟友,但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借,不管多少都要。我相信,我陈克复的面子应当还能值几分钱,百济等国不敢不借。”
看着陈克复那凶狠的目光,众人都明白他的潜台词,这不过是先礼后兵。敢不借,到时可就是抢了。现在周边各国,估计还没有敢直面硬顶,想挑起战争的部族王国。
高士廉心里计算了一会,“殿下,借粮虽是一个办法,不过周边诸国,大都是草原部族,就算借,也大多是牛羊,而且估计也借不了太多。”
“没事,有多少就借多少。不过战马的粮草却需要充足,这些战马的草料,必须从各部族借到足够的数量才行。如果他们不给,就告诉他们,我会派辽东铁骑亲自去取。”
高士廉点了点头,如果只是要求足够的草料,而并不要求粮食的数量,那估计这事应当没问题。毕竟东突厥如今四分五裂,高句丽与东突厥先后倒下之后,周边诸部已经没有能和辽东军正面抗衡的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