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进了腊八就是年。早年间出门在外求生存的买卖人,通常都会赶在腊八之前回家,目的是为了喝上那一碗浓稠甜蜜的腊八粥,咬上一口家里腌的绿如翠翡的腊八蒜。用舌尖上中国那大爷的话来说,这就叫家的味道。

    腊八柳辣是能没赶上,不过小年他可碰着了。南方腊月24,北方腊月23,抛去日子的差异不讲,有一点儿是南北相同的,那就是小年这一天,是全中国人民祭灶并打扫卫生的日子。

    打从柳辣回来之后,老柳家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张灯结彩,贴对子铺窗花,知道的是过年,不知道的还以是老柳娶二房呢。

    不光家里,饭馆儿里也得忙活啊,锅碗瓢盆,一切应用摆设之物,包括门外的牌匾招子,全都换成了带着年味儿的。西厢馆儿有规矩,和别的饭店不同,从大年三十儿到初七,西厢馆儿都是暂停营业的。

    这个规矩是因为柳洋河年轻时懒,家里也不缺钱,所以这几天就干脆不开业了,到腊月29就关门。现在倒是不用柳洋河亲自下厨了,但这么多年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要是突然改的话,只怕大家都会不适应。

    一到年根底下,是亲戚朋友走动最频繁的时候,老柳家也不例外。街坊四邻,西厢馆儿旁边几家店铺的掌柜,还有各色平时见不着面的远方亲戚,这两天都该来拜门了。

    中国人讲究有来有往,有去有回。人家来拜年之后,第二天柳辣就得跟着父母,拎着礼物,也上门去回敬人家。正所谓礼尚往来嘛。

    除了这些必要的来往之外,柳家还有另外一群特殊的朋友,那就是京津地区这一大票曲艺圈的同行们。人家敬重的是已故的柳老爷子,每到年节了,总会有一些有心的人,拎着或贵重。或朴素的些许礼物上门了祭拜。

    甭管人家拿的是好是坏是什么,这都是大面子,是情谊,是涨脸的事儿,老柳家必定会奉为上宾,好酒好茶招待着。不过这就没法回敬了,说不准哪位爷就是打从东北过来的,特意来看一眼,爷俩也不能拎着礼物追哈尔滨去呀……

    在这种忙碌却又有趣的气氛中。很快,大年三十儿这天到来了。

    一大早,柳辣就被老妈给喊醒了,换上年前新买的衣服,一家三口开车前往姥姥姥爷家。

    打从柳老爷子过世之后,这几年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三口都会回到赵莉娟的娘家过。

    柳辣的姥姥、姥爷今年也都七十多岁了,所幸身子骨到还都挺硬朗。

    姥爷是之前北方一个小城镇的公安局长。退休十多年了。而姥姥则是屠宰场的车间主任,场子都早已倒闭了。

    俩人都是建国之前的老干部。年轻时组织上给包配的婚姻,一辈子过得相濡以沫,互敬互重,再加上生了这几个子女,日子过的也还算是很幸福。

    家里一直都是姥姥当家作主。年轻时姥爷常年在外地工作,姥姥嫁进来的时候。家里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婆婆,这一照顾就是四十年,直至最后婆婆安详离世。

    或许也就是这个原因吧,姥爷始终觉得自己挺亏欠妻子的,一辈子都让着她。什么都听她的。

    见到外孙子回来,俩老人可乐够呛,柳辣算是家里的宝贝儿,这一大家子年轻的一辈儿生的都是女孩,唯独就柳辣这么一个男孩,所以最讨喜欢。

    倒不是俩老人重男轻女,而是甭管什么东西,它都得“物以稀为贵”不是。

    柳辣一家三口来的就已经挺早了,但舅舅一家比他们来的还早呢,进门的时候,舅舅正在煮着晚上要吃的肘子、猪蹄儿、鸡翅膀之类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