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辽主接回了那个赵阔,却只为赵阔的恣意妄为向陛下请罪,而拒不承认是其自身一手策划了颠覆朔方军的阴谋,更不肯亲来京师自辩,甚至都不肯将辽国的两院枢密使、两府宰相交与朝廷讯问……臣着实有辱使命!”
延英殿上,洛苑副使郭守璘正在向郭炜汇报出使辽国的情况,时间已经是永乐七年的十一月初六了,距离他向辽主耶律贤转交国书已经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尽管是一个月之后的洛阳,接近冬至的天气都还没有初冬时的广平甸寒冷,不过宽敞通畅的延英殿内却要比耶律贤的皇帐冷上许多了,幸好殿内的风口都用石屏风遮挡住了,御座的周围更布置上帷幔保暖,并且在地底还烧起了地暖,在君臣脚边生起了炭火之后,郭炜倒是不觉得在这里办公有多么的受不住了。
至于郭守璘,尽管他早早地感觉到了殿内的清寒,不过一个将家子出身的武人,而且还是刚刚从北地走了上千里草原驿路过来的,那就更不会有什么不好受的了。只是回想起辽主帐幕中的炭火熊熊、暖意融融,再对比一下眼前的情形,郭守璘对大周当今的这个皇帝的佩服又加上了几分。
郭守璘当然不会知道,郭炜其实在内心里是很向往舒适生活的,如果有条件给整个宫殿建起中央空调系统来,这个节俭的皇帝肯定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然则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至于说紧闭门窗在室内燃起大量的火盆以驱寒,郭炜可害怕一氧化碳中毒呢否则他也不会大费周章地让人挖开多个内殿的地面增修地暖了。
听到郭守璘的这句自责。郭炜的视线离开了案几上的奏章,抬起眼皮看了郭守璘一下。这才语气温和地说道:“守璘哪里有辱使命了?能够把国书顺利送达辽主,能够直言申斥辽国主臣,能够让辽国主臣对背盟一事无言辩驳,卿就已经完成了使命。辽主不敢赴阙,就连辽国的几大重臣都不敢来,对于这一点朕却是早有预计的,那只能说明辽国主臣的卑懦。却并非卿的责任,卿能够自辽国平安返回,朕已经甚为宽慰了……”
郭炜这话倒也不是说虚的,对于这一次出使辽国,其实大周君臣上下都有些担心。{书友上传更新}因为这份国书比上一次的用语还要严厉,而且赵阔犯下的事情显然比上一次辽国讹诈高丽也要严重得多。所以谁都不敢保证。在受到大周的严词切责之后,辽主会不会恼羞成怒地扣下大周的使者,甚至危害他们的生命安全。
只不过先礼后兵、找准借口以便义正辞严地兴师伐罪本就是郭炜的如意算盘,那当然就不可能为了顾虑使者的安危而省略掉中间的某个环节。使者是肯定要派的,国书的写法也一定是要把双方的退路都给斩断的,最终只能看预定有可能牺牲的人是哪一个了。
最近升任洛苑副使的郭守璘,是已故真定尹、成德军节度使、赠太师郭崇的儿子。已故昭义军节度使李处耘的女婿,渔政水运司都点检、山南西道节度使、梁王郭咏晟的连襟,以这样一个人出使辽国,就算是折在辽国了,旁人都是无话可说的,要说也只能说皇帝大公无私。
当然,郭炜对出使辽国的使团安全回国还是挺有信心的,他相信。就算辽国君臣心知两国大战在即,多半也不会拿使者出气。让自己更为理亏。
那么可能性较小的是郭守璘折在辽国,这固然会让郭炜对已故的郭崇与李处耘心怀歉意。却也能够让群臣体会到皇帝的公正,至于对郭崇和李处耘家,郭炜自然会有补偿办法的;至于可能性更高的郭守璘自辽国安然返回,现在已经成了事实,这样一趟危险的差事,无疑能够让郭守璘的铨叙好看许多,将来的升迁之路更为顺畅,嗣后派他监军一方就更加得力了。
郭炜坐在那里和蔼地看着郭守璘,就像是看着自己的晚辈。
其实尽管对方确实比他的年纪要小,但是要从郭崇与郭威的关系推算起来的话,郭守璘不说比郭炜的辈分更高吧,那也至少的平辈的。不过自从郭炜决心对辽国用兵以来,他在朝中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召集群臣计议,而是为自己的长子郭咏晟成婚,选择的梁王妃就是李处耘的次女,而郭守璘的正妻正是李处耘的长女,这样一来,郭守璘倒是真的可以算郭炜的晚辈了。
不过郭守璘却没有那么多的杂念,他此时只是想着此行的收获。
“陛下这般宽仁,臣敢不肝脑涂地!虽然此番出使未能一展长缨,缚得虏主来归,但是臣等也是不虚此行。从幽州进取辽国上京的道路,有了前一次西上阁门使的记述,臣等已经整理得越发清楚明白了,大军若是取此驿路直趋临潢府,臣等自可做先锋向导;即使大军分道北进,左右数十里方圆的水源、牧场,臣等也都有所记录,再有驿馆左近心慕华风的奚部帐落相助,大军一路北进定然畅行无碍。”
郭守璘当然知道自身的使命当中包含有勘查沿线道路地理这一环,而且早先几年出使辽国的郝崇信自己为他们奠定了一些基础,所以在讲述这一块工作成果的时候相当自信,心中笃定得很。他也知道,朝廷真要是大举兴兵北伐,像他们这些曾经出使过辽国的武臣肯定会有份参加,说给大军做先锋向导那是谦虚,到时候真要做的多半就是某路监军,至于向导,那显然是属下的军校去当了,甚至出使的路上联络的某些游牧部族也有机会。
听着郭守璘的汇报,从他那笃定的话语当中完全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强烈的自信,郭炜心中那是相当的满意,频频点头的同时,说出来的话倒是比较含蓄:“嗯,做得不错!你们能够把驿路左近全都探明了,这份功劳不会比攻城略地更少,若是随军监督的时候再立上些许功劳,战后论功行赏,你们不会比禁军将校差了。”
郭炜说这话却不是在偏袒戚里、亲信,真要给出征的禁军派遣监军,郭守璘固然是有份的,上一次出使辽国的郝崇信更不会少了,而以郝崇信的阶位和积功,无论那一块都是盖过了郭守璘的,所以要靠这些加速升职,捞取最大好处的其实是郝崇信而非郭守璘。
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郭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吧。这条驿路从幽州通往辽国的新南京大定府,再从大定府北上临潢府,头一段路还有许多商队往返,后一段路就几乎没有什么商队有资格走了,郭炜在依靠侦谍司的潜入人员之外,更多的却要依靠这些使团人员沿路的工作了。
郭炜此时无比想念资源勘测卫星、无人侦察机……要是自己的手头有这种东西,那才是最典型的知己知彼呢哪里像现在,明知道情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早几年侦谍司就一直在渗透,但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准和生产力水平,即使有郭炜高屋建瓴的指导,整个草原地区的地形勘测工作仍然进展缓慢。
延英殿上,洛苑副使郭守璘正在向郭炜汇报出使辽国的情况,时间已经是永乐七年的十一月初六了,距离他向辽主耶律贤转交国书已经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尽管是一个月之后的洛阳,接近冬至的天气都还没有初冬时的广平甸寒冷,不过宽敞通畅的延英殿内却要比耶律贤的皇帐冷上许多了,幸好殿内的风口都用石屏风遮挡住了,御座的周围更布置上帷幔保暖,并且在地底还烧起了地暖,在君臣脚边生起了炭火之后,郭炜倒是不觉得在这里办公有多么的受不住了。
至于郭守璘,尽管他早早地感觉到了殿内的清寒,不过一个将家子出身的武人,而且还是刚刚从北地走了上千里草原驿路过来的,那就更不会有什么不好受的了。只是回想起辽主帐幕中的炭火熊熊、暖意融融,再对比一下眼前的情形,郭守璘对大周当今的这个皇帝的佩服又加上了几分。
郭守璘当然不会知道,郭炜其实在内心里是很向往舒适生活的,如果有条件给整个宫殿建起中央空调系统来,这个节俭的皇帝肯定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然则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至于说紧闭门窗在室内燃起大量的火盆以驱寒,郭炜可害怕一氧化碳中毒呢否则他也不会大费周章地让人挖开多个内殿的地面增修地暖了。
听到郭守璘的这句自责。郭炜的视线离开了案几上的奏章,抬起眼皮看了郭守璘一下。这才语气温和地说道:“守璘哪里有辱使命了?能够把国书顺利送达辽主,能够直言申斥辽国主臣,能够让辽国主臣对背盟一事无言辩驳,卿就已经完成了使命。辽主不敢赴阙,就连辽国的几大重臣都不敢来,对于这一点朕却是早有预计的,那只能说明辽国主臣的卑懦。却并非卿的责任,卿能够自辽国平安返回,朕已经甚为宽慰了……”
郭炜这话倒也不是说虚的,对于这一次出使辽国,其实大周君臣上下都有些担心。{书友上传更新}因为这份国书比上一次的用语还要严厉,而且赵阔犯下的事情显然比上一次辽国讹诈高丽也要严重得多。所以谁都不敢保证。在受到大周的严词切责之后,辽主会不会恼羞成怒地扣下大周的使者,甚至危害他们的生命安全。
只不过先礼后兵、找准借口以便义正辞严地兴师伐罪本就是郭炜的如意算盘,那当然就不可能为了顾虑使者的安危而省略掉中间的某个环节。使者是肯定要派的,国书的写法也一定是要把双方的退路都给斩断的,最终只能看预定有可能牺牲的人是哪一个了。
最近升任洛苑副使的郭守璘,是已故真定尹、成德军节度使、赠太师郭崇的儿子。已故昭义军节度使李处耘的女婿,渔政水运司都点检、山南西道节度使、梁王郭咏晟的连襟,以这样一个人出使辽国,就算是折在辽国了,旁人都是无话可说的,要说也只能说皇帝大公无私。
当然,郭炜对出使辽国的使团安全回国还是挺有信心的,他相信。就算辽国君臣心知两国大战在即,多半也不会拿使者出气。让自己更为理亏。
那么可能性较小的是郭守璘折在辽国,这固然会让郭炜对已故的郭崇与李处耘心怀歉意。却也能够让群臣体会到皇帝的公正,至于对郭崇和李处耘家,郭炜自然会有补偿办法的;至于可能性更高的郭守璘自辽国安然返回,现在已经成了事实,这样一趟危险的差事,无疑能够让郭守璘的铨叙好看许多,将来的升迁之路更为顺畅,嗣后派他监军一方就更加得力了。
郭炜坐在那里和蔼地看着郭守璘,就像是看着自己的晚辈。
其实尽管对方确实比他的年纪要小,但是要从郭崇与郭威的关系推算起来的话,郭守璘不说比郭炜的辈分更高吧,那也至少的平辈的。不过自从郭炜决心对辽国用兵以来,他在朝中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召集群臣计议,而是为自己的长子郭咏晟成婚,选择的梁王妃就是李处耘的次女,而郭守璘的正妻正是李处耘的长女,这样一来,郭守璘倒是真的可以算郭炜的晚辈了。
不过郭守璘却没有那么多的杂念,他此时只是想着此行的收获。
“陛下这般宽仁,臣敢不肝脑涂地!虽然此番出使未能一展长缨,缚得虏主来归,但是臣等也是不虚此行。从幽州进取辽国上京的道路,有了前一次西上阁门使的记述,臣等已经整理得越发清楚明白了,大军若是取此驿路直趋临潢府,臣等自可做先锋向导;即使大军分道北进,左右数十里方圆的水源、牧场,臣等也都有所记录,再有驿馆左近心慕华风的奚部帐落相助,大军一路北进定然畅行无碍。”
郭守璘当然知道自身的使命当中包含有勘查沿线道路地理这一环,而且早先几年出使辽国的郝崇信自己为他们奠定了一些基础,所以在讲述这一块工作成果的时候相当自信,心中笃定得很。他也知道,朝廷真要是大举兴兵北伐,像他们这些曾经出使过辽国的武臣肯定会有份参加,说给大军做先锋向导那是谦虚,到时候真要做的多半就是某路监军,至于向导,那显然是属下的军校去当了,甚至出使的路上联络的某些游牧部族也有机会。
听着郭守璘的汇报,从他那笃定的话语当中完全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强烈的自信,郭炜心中那是相当的满意,频频点头的同时,说出来的话倒是比较含蓄:“嗯,做得不错!你们能够把驿路左近全都探明了,这份功劳不会比攻城略地更少,若是随军监督的时候再立上些许功劳,战后论功行赏,你们不会比禁军将校差了。”
郭炜说这话却不是在偏袒戚里、亲信,真要给出征的禁军派遣监军,郭守璘固然是有份的,上一次出使辽国的郝崇信更不会少了,而以郝崇信的阶位和积功,无论那一块都是盖过了郭守璘的,所以要靠这些加速升职,捞取最大好处的其实是郝崇信而非郭守璘。
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郭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吧。这条驿路从幽州通往辽国的新南京大定府,再从大定府北上临潢府,头一段路还有许多商队往返,后一段路就几乎没有什么商队有资格走了,郭炜在依靠侦谍司的潜入人员之外,更多的却要依靠这些使团人员沿路的工作了。
郭炜此时无比想念资源勘测卫星、无人侦察机……要是自己的手头有这种东西,那才是最典型的知己知彼呢哪里像现在,明知道情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早几年侦谍司就一直在渗透,但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准和生产力水平,即使有郭炜高屋建瓴的指导,整个草原地区的地形勘测工作仍然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