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引发商业变局这种事情以金旭的履历和视野是无法理解的,这是巨型赛道玩家才有资格玩的事情。换言之仅仅只有技术,或者有技术的同时有也有商业思维,仍然无法付诸实施,就以小康而论,春节之前的小康也是区块云,也在引领技术潮流,就没有任何可能改变国朝云计算赛道的格局,因为体量够不上巨型。

    事实上一直也没有人拿小康当巨型赛道玩家看待,主要是事情发展的太迅速,潜力新锐的标签戴得仍然相当牢靠。

    但是当时间来到三月,小康用户总量在短短一个月内从不到三千万突破到两个多亿接近亿,已经借助春节完成华丽变身。而这种变化只有通过第三方移动应用大数据分析公司做出报告,才会直观呈现在赛道玩家们的面前,否则只能通过感官来估算,非常不准确。

    但这种报告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出,第三方统计没有一个榜单让各家自己随时填上真实数据,因此有相当的滞后性。

    不过,遥想去年,远在大洋彼岸的也是在一个月内用户数从一千万突破到两亿,相比之下小康这个增速虽然很耀眼,但也说不上无敌,比较倍数的话遥遥领先。

    因此楚垣夕对内部说“咱们的数据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大张旗鼓的宣传。”

    然后他一扭头,把小康的数据加密等级提升到总裁级,也就是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到确切的活跃数据,运维组和产经们的权限不给看。

    如果是上市公司,这种数据非但无法加密,而且还是必须宣传的,否则股价怎么拉抬呢?敢隐瞒,投资人先把拆了。可惜小康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楚垣夕可以随便任性。

    对此,小康的产经们颇有怨念,纷纷送给总裁一个“呵”,意思是您可是产经出身哒!看不到数据怎么才能做到精确化的运营嘛?搞得这么神秘真的有必要?

    而且,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拦小康喷薄欲出的数据,因为小康云的销量是活跃数据的函数,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参数有一些改变罢了。这个漏洞使得楚垣夕的小算计变得十分苍白,原本他就知道瞒不住用户总量,想瞒的是转化效率,只有成功转化的用户才会体现在活跃数据中。

    总之这个数据瞒是瞒不住的,无非快慢罢了,楚垣夕生怕这个转化率爆出去之后吓坏花花草草,使得友商们纷纷有样学样,今后国朝的电影市场就真的要毁了,十分令人心痛……

    此时《我服了》的票房已经来到亿,票房增速终于开始衰减,但是在行将衰减之际仍然有着不小的动能,破国内票房历史记录指日可待,让很多人感觉不到真实。

    这也导致小康内部一夕数惊,主要是因为用户增速而惊。楚垣夕瞒数据的结果就是员工们看不到数据但能看到自己的有没有完成,因此每天都有人开香槟庆祝,纷纷大叫着“电影市场被毁?可以,但必须是由我们来毁!”

    小康的企业架构决定了团队的只要完成了就有奖励,奖励分配虽然是灵活的,由团队视情况确定,然后提交高层审批下发,但是法理大不过人情,只要参与了总能或多或少得到一点。

    而小康的估值是员工们最近特别热衷于讨论的,去年这个时候可是丝毫都看不到类似的迹象。

    至于外部,电影圈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清了现实,然后愤愤是说这根本不是票房,不算数!因为,票房应该是不论什么原因,哪怕是撒币给票补,求观众爷爷们来看也好,总之是靠电影把观众拉进影院,才叫做票房。包括小康春节档之内的现象也可以称之为票房,观众是以看电影为目的购票的。

    但后来可就不是了!要知道亿票房按元一张计算,只有亿人次观影,就算没有任何人二刷,而且转化,小康的用户为什么涨了两个多亿呢?这是因为还有很多人是没看电影,直接下载了小康!

    亿级的种子用户,这么好的赚钱模式,怎么可能不向外传播呢?下载了小康的用户发现还可以免费看一场电影,闲着也是闲着,那就看看呗。

    这还是刚刚开始发酵,所以传播力度有限,用了的虽然说好,但没用的还将信将疑,或者因为厌恶方面的泄露而表示就算死,死外面,从这跳下去,也绝对不会下载!但是传播的热度是逐渐抬头的。

    因此最近对于到底怎么遏制这种传播,成了各大社交软件十分头疼的事情。知道这个时候,有些人才醒悟到,能够想到把企业命名为“小康”,楚垣夕这灰孙是不是三年前就想好了怎么薅我们的流量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