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到客车转过了弯,再也看不见大家,叶清玄仍怔怔地看着车尾的方向,怅然若失。

    带着复杂的心情,叶清玄一反常态,车上没有读书,发了一路呆。到村里后,机械地下车、走路、回家。

    父母见叶清玄回来,十分高兴。都知道这次回来不同以往,不会出现假期结束儿子又去上学的情况了,儿子毕业了!离家半个月,家里已经大变样。毛坯房后面,垫起了高高的土台,土台上面,一圈钢筋混凝土的“圈梁”已经打好,还处在养生阶段。

    新房要盖得高些,是叶大娘的要求,老人家喜欢敞亮,喜欢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打“圈梁”是叶清玄的要求。因为老家这边地下是沙土层,不牢固,在石头水泥的地基上面,加一圈钢筋混凝土的横梁,可以防止盖好的房屋下沉变形,当地俗称“圈梁”。

    加长养生时间,也是叶清玄的要求,主要是等地基更加稳固之后,再砌墙体,免得墙体裂缝。

    有叶清玄强大的资金保障,盖新房需要的各种材料都已备好,码得整整齐齐地好几堆。在一些木材等怕潮的材料堆上,都盖着塑料布,用来防雨。

    父亲母亲领着儿子绕着打好的地基和材料堆转了一圈,像献宝一样,挨个材料堆掀起来给他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他走之前,左邻右舍已经知道叶家要盖新房子,就纷纷来帮工了。他走的这十多天里,二老一边忙活着张罗买材料,一边心里美滋滋的,逢人就说,儿子给他们盖“大瓦房”。

    自己儿子有出息,上小学时就被村里人称作“大学生”,认为这是个准上大学的苗子。上初中后,是远近闻名的尖子,被老师女儿称为“小才子”。后来,又成为县的“状元”。

    今天,儿子还没等名牌大学毕业,就已经赚了大钱,张罗着给盖大房子,让他们享福。在两位老人心里,儿子的成长,远比给他们这些东西,更让他们高兴。

    知道叶清玄回来,邻居和和同村的同学纷纷来看,迎来送往一下午,时间就又到晚上了。

    知道儿子今天回来,叶大娘早上就买好了大豆腐,还特意托人从镇里捎了二斤排骨回来,准备做叶清玄最爱吃的炖豆腐和烧排骨。这两样是儿子最爱吃的菜,老人记得可清楚了。

    吃过了晚饭,叶清玄帮母亲收拾好了厨房,让二老去看电视,自己百无聊赖地走出屋,拿了一个凳子,到园子里乘凉透气。老人知道他刚和同学们分开,有些不适应,也由着他自己安静一会儿。

    叶大娘是村里有名的种园子能手,园子里不仅有玉米、地瓜和土豆,什么豆角、柿子、茄子、生菜等蔬菜一应俱,光瓜就种了不下五种,每天早上都是一筐筐往出摘菜、摘瓜。

    每到这个季节,家里亲戚的孩子就愿意到叶家来过暑假,因为可以一边学习一边饱口福。连左邻右舍也跟着沾光,这些瓜和菜自己家吃不完,就都送了出去。就算不吃,每天闻着这些瓜果的香味儿,也是一大享受啊。

    只有一条,叶大娘从不让别人进她的瓜地菜地,特别是化了妆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们,离近了都不行,说是怕脂粉味会影响瓜果的味道。也不知道有什么科学依据没有。

    只有叶清玄例外,他不仅可以进瓜地,还可以自己采摘,理由是他和妈妈学会了伺候园子。有了这个优势,他常常是站在瓜地里或者柿子地里,吃饱了才出来。以致于每个夏天他都变得又黑又瘦,对外称是“苦夏”。

    叶大娘说他的时候,他总是振振有词:“省口粮!”惯儿子没边儿的二老,拿他也没办法。

    这些小事和趣事,在叶清玄的心头缓缓浮现,他眼前的柿子地里,仿佛有一个瘦高的身影,正在弯下腰去,待直起腰时,手上已经拿着一个饱满的大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