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王李显的来信,权策严阵以待,这是他第一次与这位贬谪在外的皇族大人物正面打交道,朝中势力犬牙交互,与李显的私人关系,攸关日后大势版图,含糊不得。

    他特意唤了御史中丞葛绘、麟台少监萧敬和焰火军副尉薛崇胤等人前来,一道参详应对,他们三人也代表了权策在朝中势力的三个组成部分,天授元年的进士们,第一批天子门生,或是受到权策提携的人物,如蔺谷、涂祁佑、鲜于士简等人,大多亲近葛绘,在斗争中逐渐认同权策的朝中高官,如欧阳通、宋璟、杜审言和崔融等人,更乐意与高一个辈分的萧敬往来,不少李氏和武氏的族亲,如武攸绪、武秉德等人,则多是由薛崇胤出面联络。

    “……舅父虽远在边壤,犹时常得闻甥儿大名,每每心境大开,必觅得佳酿,浮一大白以志庆……念及往昔,我出长安时,曾见你一面,彼时你尚且年幼,瑟缩于皇姐身侧,眉眼性格,恰似一小娘子,珊珊可爱,宛如今日之裹儿,何曾想能成文武之才至于此乎……舅父在外,不得与你晤面,想来如今,甥儿已是俊朗挺拔一男子汉矣,勉之勉之,有你亭亭如盖,吾家庶几能少忧患矣……皇姐素来多忧思,少快活,为人子女,还须多于膝下承欢,以宽慰慈怀,生于帝王之家,富贵到底,不过烟云而已……”

    坐中薛崇胤最幼,主动揽下了读信的差事,读着这些温情文字,颇有些不适应,好在到了信件尾声,李显话锋一转,提了周仁轨之事。

    “……仁轨无德能,唯忠敬之心尚可取,昔年曾从至岭南,颇有劳绩,久在神都繁华地,许是心志有变,去之无妨……思礼乃东宫旧人,其行迹如何,舅父不得而知,甥儿其察之”

    信件到此戛然而止,权策松了口气,听到前面的温情脉脉,他还颇有些担心李显会在柔情攻势之后,提出某些要求,没想到只是单纯示好,只流露出一些保下刘思礼的意思。

    “大郎,刘思礼或许并非只是太常少卿那么简单”葛绘蹙眉,拿下周仁轨,除掉张璟藏,庐陵王方面都未曾有太直接的回应,只是以袖里乾坤相应对,这次以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拘捕了刘思礼,却立刻引来了庐陵王的亲笔信件,太过蹊跷。

    萧敬眼睛里闪着灼灼光芒,紧随其后分析道,“或者说,刘思礼一定干系到庐陵王方面的重大利益,若是盯住这一点,定能掌握更多辛密,占据主动……”

    “既是如此,不妨回信与庐陵王,表达善意”薛崇胤眼珠子转了转,他说话就直接了许多,“明面上不轻不重处罚刘思礼,暗地里用隐秘一些的方式,继续控制他,或者探寻一些刘思礼的仇人,策动他们不断去弹劾他,令他无法摆脱御史台”

    葛绘眼眉微动,作为御史中丞,还是个长久协调各方势力的御史中丞,他有十足的把握,让薛崇胤的设想成真,他扭过身,看向权策,只差他点头。

    萧敬和薛崇胤等人都静了下来,静待他的决断。

    权策摇了摇头,庐陵王方面在神都,有谋划也好,有多少潜伏党羽也罢,都不太可能是针对他的,挖掘出来益处不大,趁此机会了断一段纠葛才是正理,太过进取,容易碍眼,坐山观虎斗,适时出手清扫残局,是他更为喜爱的方式。

    “罢了,葛兄还是抬抬手,罪状可以坐实,惩处从轻,尽早开释”权策下定了决心,罪状是不能免的,弹劾刘思礼是假手狄光远操作的,他才从大理寺正升任少卿未久,不好落个诬告名声,前途蒙上一层灰。

    “听你的”葛绘垂下眼帘,静静点头,他在朝廷漩涡中央打滚儿许久,其间不乏狠辣操作,性情却纹丝未改,始终淡然如水,甘居幕后,从没有起过争强好胜之心,因政见之争结下不少公仇,却从未因人品琐事结下私怨,在朝中人望甚高。

    薛崇胤咂摸咂摸嘴巴,颇有些不甘,大局他不考虑,只觉得放弃一个了有些挑战性的活计,有些可惜。

    萧敬笑眯眯的,为权策的决断贴了层金,“庐陵王有慈心,大郎顾念亲情,舅甥之间,以和为贵,这是极好的”

    权策苦笑一声,摆手道,“这一节,心照便好,不必宣之于口,也不必如果刘思礼知道,放了他便是,说多了,滋味儿也就淡了”

    葛绘轻轻点头,“大郎尽可放心,我有分寸,我听闻韩咸曾去拜访散骑常侍韦温,可有干系?”

    权策笑了笑,起身负手到窗前,迎着一阵阵温软春风,轻声道,“人心来去,不过逐义与利,由他去吧”

    他说的轻巧,奈何在座几人都是极为熟悉他风格的,心中都有数,他或许不会对韩咸直接出手,但不会放松对他的监控,这种带着怨气反骨的,势必急于找下家,急于反咬一口,他不防备是不可能的,这种小心谨慎,也是权策几乎从不阴沟里翻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