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在家等了没几天,果然接到了皇帝旨意。

    北魏、北周来势汹汹,此次南朝迎战,便以老将何安为统帅,游击将军宴弘光为副将,另又有若干名将领随从,令点兵二十万,于淮河北岸严阵以待。

    事态紧急,刘彻无暇再去儿女情长,嘱咐两个弟弟几句,又差人往黎家送信,自己则带着一众心腹扈从往军营中去。

    出发当日,皇帝亲自送众将领至城门口,举杯相敬,祝愿大军此去旗开得胜,荣耀归来。

    刘彻捏了个感激涕零为君死的表情出来,还假模假样的流了几滴眼泪,转过头去,便神情一肃,震声道:“出发!”

    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将何安早听闻宴弘光声名,此时见了真人,特意令人传到跟前考校,结束后称赞不已:“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了啊,放手去做吧!”

    刘彻恭敬的向他行个军礼,谢过之后,回到军帐中对着北朝两国军营凝神苦思。

    北魏与北周虽同属北朝,此次联合出军,却也是各怀心思。

    原因无他,率先进攻那一方必然要遭受南朝最为猛烈的攻击,北魏与北周唯恐损毁自身,这些时日都只是小打小闹,却不肯显露真正实力,这才叫这场南征变得拖沓起来。

    再则,击退南朝士卒之后,利益如何划分,又成了另一个问题。

    说的简单点,就是双方都是只想吃肉、不想干活,如此一来,就这么僵持住了。

    外力襄助终究是外力,同自己本身所有的本领到底不同。

    刘彻并不曾急于向亲友团求助,自己坐在军帐内对着北朝地图和驻扎情况端详良久,细细思忖破敌之法。

    强攻强打?

    这是最次的办法。

    北朝本就是胡人立国,民风悍勇,南朝近年来多受文风侵染,军事懈怠,硬碰硬的话一定是要吃亏的,士卒必然损失惨重,即便是侥幸大胜,却也失了民望。

    如同上次那样出兵奇袭?

    也不妥。

    北齐便是输在此事上,前车之鉴近在眼前,北魏北周如何会重蹈覆辙?

    且北齐战败,皆因统帅年轻,贪功冒进,此次北魏、北周的统帅却皆是老将,心思沉稳,统帅军队多年,又如何会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