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收拾好,就坐上马车往史达家去了。

    史家在京中不过短短一代,纵然史达现在官至工部尚书,但史家同京中的世家也不可相较而言。

    这一点从居所就能看出来了,世家大族多在城东,史家却在城南。

    两个方向,泾渭分明,有些人家要用一个家族数代的经营才能勉强跨越。

    而且据说史家现在住的宅院还是史夫人周氏出嫁时的嫁妆,周氏出身京中大族,当年算是下嫁给了史达。

    未出阁前,周氏也是名满京华的才女和美女,多少人上赶着想替家中子侄向她提亲。

    当年还是其祖父慧眼识珠,替她相中了史达。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当年闺中的同龄女孩,许多已经成了侯夫人、国公夫人,乃至王妃,再不济也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夫人。

    而她的丈夫史达却多年不得圣恩,官居微末,此次历经一番生死,才勉强被皇帝被提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再说一家老小,竟然这么多年还住在她的陪嫁里。

    丈夫的仕途如此坎坷,连带着自己也逐渐退出了少女时代耀眼的交际圈,也不知周氏这位出身大族的史夫人作何感想。更不知当年做媒的周老先生在泉下若有知,又会不会后悔把孙女配错了人。

    京中人每每谈及此事,都是众说纷纭。有人骂史达吃软饭,也有人唏嘘周氏有情有义。当然还有人觉得史达运道好,官做的怎么样先不说,明明出身平平,却能娶一个又有钱又有貌的媳妇儿,官做的不大也没关系,反正媳妇儿有钱。

    谢蓁在各种场合也曾听过一些嘴长的中老年妇人议论这些,有些话实在不堪入耳,但她觉得,这些人虽然表面看不起周氏,亦或对她的经历幸灾乐祸。

    但在内心深处,却很可能艳羡她,因为史达这辈子就没有纳过妾。这些妇人烦心的美妾俊婢,庶子庶女,在周氏那里压根就没有出现过。

    这个世上,大概没有几个女子真的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让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分享同一个父亲。

    人性本然,谢蓁作为女子,甚至也有几分能够理解那些妇人的心思,但对他们粗鄙的言语却不能赞同。而且对于那些妇人说史达是畏于周家权势,才不敢纳妾的说法,心里也隐隐觉得不能认可。

    只是周氏深居简出,向来很少出门,谢蓁上辈子这辈子加起来似乎就没有见过她,没有见过当事人,也就无法验证。

    所以当得知要去周府的时候,她心里还隐隐有几分激动,就好像一个长久以来无人知晓的谜底要被自己揭开一样。

    因为这份激动与期待,她好几次掀开车帘子偷偷往外看,虽然出门少,对城中不熟悉,但是城南有一家锦绣堂,专做衣裳的,前世去过几回,倒也识得。如此说来若过了锦绣堂,就到了城南。

    徐述坐在一边,静默地闭目养神,似乎一动不动。

    但也许正是因为闭着眼,旁的感官好像就越发灵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