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人间发展我的信众,要不水教发展和壮大不起来,我这个以为水教的教主脸上无光彩。看来我的修行还没到家呀。面子成了我的障碍。
当然这个钢都工人群居院落已不是现实中那片神圣净土,而是梦中楼只有三层高的烟火凡尘。我变化成这个家的九哥,但我排行老二。
出现于梦中的画面,总是一个又一个楼门洞,总是一张张熟悉的脸。楼门洞比真实的高大,威武得像个城门。脸的辨识度也很强,甚至能听到迎面走过来对方的气息和身上的味道。叶婶给我的第一印象人很白,说话的声音轻而柔,略带沙哑。喊叶薪叶萌时尾音有个尾巴,往上挑,且拉得长长的。不似母亲大骨架、大嗓门,一开口满嘴苞米馇子味。
叶婶是阿拉上海人,她淡眉细眼,气质如兰,浑身上下一股知识分子派头。身上有淡雅的雪花膏味。这雪花膏味不同于母亲脸上雪花膏,别样的。自然叶叔也是来自上海。他和叶婶正相反,仿佛上海文化没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身为炼钢厂总工程师,他没有一点臭知识分子架子。人长得高大憨厚,说话的声音也是憨憨的,每天和父亲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他不喜新衣,有了新做的衣服总要洗旧了再上身。有裤线的新裤子他要想办法把裤线放倒了,才穿出门。
她家孩子数量也个别,人家七八个地生,至少四个,她家只有叶薪叶萌两个女孩。这叶薪长得像妈妈,叶萌长得像爸爸,连脾性也像。怪吧。
我接近叶薪叶萌,没有任何动机。我是被她家琴声吸引去的。叶薪学小提琴,叶萌学钢琴。小提琴在她家屋子里常常响起。钢琴却未听过。那时候老叶家是一居屋,只有16平米,放不下钢琴这个庞然大物。现在回想起来,叶家孩子学琴具有超前意识。那时城市孩子毕业前途,只有一条路可走,上山下乡。
学会琴艺,即便去农村插队落户,也会被当时的***思想文艺宣传队选中去排练演出,不去下大田干苦力活。知识分子就是高瞻远瞩。爸爸妈妈皆工厂工人,他们想的是顺其自然,你是啥样人就是啥样人。我的一技之长是爱读书,学习好。听叶薪拉琴开始是偷听,后来才去叶家明目张胆地听。
我装模作样看书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工厂大院杨树下,一个是楼门洞过道。我家和叶家同住三楼,平时各家房门是关着的。白天关门闭户的时候多,只有到了晚上才敞开门大人小孩互串门子。三楼过道相对安静。那个年代楼梯似乎专门有人打扫似的,用拖布擦得锃亮。楼窗春夏是敞开的,通风条件好。于是乎我安营扎寨于窗口,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偷听琴音,大都在星期天傍晚,悠扬舒心,比样板戏好听。关键是旋律有新鲜感,陌生而悦耳。一个乐句反复奏起,舒坦。就像用耳朵勺掏耳朵,一下、二下、三下,总在一处骚痒,你能不五官挪位,由生理而灵魂地快活起来。
后来我被叶婶请到她家里听琴演奏,那是叶薪能熟练地拉一首完整曲子时。叶家纤尘不染,洁净。
家里没男孩子就是不一样。屋里香喷喷的。对她家的卫生有个传说。传说是听来的。人物出场表:我妈,我家楼下住二楼的李姨,还有我家隔壁走一个大门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苏小妹她妈。原先四个女人一台戏,叶婶有事走了。于是乎女人们开始说人家闲话。
一个说,你们知道吗,老叶家穷干净,每晚大人小孩得躲在房间里洗屁股。窗帘一拉,灯一闭,先干这事。
一个摇头说不知道,一个问为啥?习惯了,不洗睡不着觉。
一个说在单位,下班后每天进澡堂,身上啥啥的都洗过了,为啥要遭二遍罪。还浪费煤气。
一个说啥干净。咱说不干净。据说她家是淘米盆、洗菜盆、洗脸盆、洗屁股盆,洗脚盆共用一个盆。他婆子呀,你说这饭还吃得下去?
一个说好像是的,她家只有两个盆子。大人用一个,孩子用一个,都说上海人爱干净,就这么个干净法呀。我呸!
小点声儿,别人听见不好,说咱们在一起扯老婆舌……
我看着叶薪在琴谱前,左手托琴左下巴夹着小提琴大圆肚,右手拉琴弓,演奏着欢快的旋律,思绪溜号到爪哇国里去了。记得她那天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夹小提琴音箱下巴处垫着一块蓝手帕,使得她那张小脸愈加润白。
我去叶婶家看拉小提琴的事,第二天苏小妹就知道了,她狠狠地训了我,令我莫名其妙。啥意思,叶薪比我小五六岁呢,我能跟她好上吗?吃醋也没有这么个吃法。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日子她们两家开始交恶。
当然这个钢都工人群居院落已不是现实中那片神圣净土,而是梦中楼只有三层高的烟火凡尘。我变化成这个家的九哥,但我排行老二。
出现于梦中的画面,总是一个又一个楼门洞,总是一张张熟悉的脸。楼门洞比真实的高大,威武得像个城门。脸的辨识度也很强,甚至能听到迎面走过来对方的气息和身上的味道。叶婶给我的第一印象人很白,说话的声音轻而柔,略带沙哑。喊叶薪叶萌时尾音有个尾巴,往上挑,且拉得长长的。不似母亲大骨架、大嗓门,一开口满嘴苞米馇子味。
叶婶是阿拉上海人,她淡眉细眼,气质如兰,浑身上下一股知识分子派头。身上有淡雅的雪花膏味。这雪花膏味不同于母亲脸上雪花膏,别样的。自然叶叔也是来自上海。他和叶婶正相反,仿佛上海文化没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身为炼钢厂总工程师,他没有一点臭知识分子架子。人长得高大憨厚,说话的声音也是憨憨的,每天和父亲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他不喜新衣,有了新做的衣服总要洗旧了再上身。有裤线的新裤子他要想办法把裤线放倒了,才穿出门。
她家孩子数量也个别,人家七八个地生,至少四个,她家只有叶薪叶萌两个女孩。这叶薪长得像妈妈,叶萌长得像爸爸,连脾性也像。怪吧。
我接近叶薪叶萌,没有任何动机。我是被她家琴声吸引去的。叶薪学小提琴,叶萌学钢琴。小提琴在她家屋子里常常响起。钢琴却未听过。那时候老叶家是一居屋,只有16平米,放不下钢琴这个庞然大物。现在回想起来,叶家孩子学琴具有超前意识。那时城市孩子毕业前途,只有一条路可走,上山下乡。
学会琴艺,即便去农村插队落户,也会被当时的***思想文艺宣传队选中去排练演出,不去下大田干苦力活。知识分子就是高瞻远瞩。爸爸妈妈皆工厂工人,他们想的是顺其自然,你是啥样人就是啥样人。我的一技之长是爱读书,学习好。听叶薪拉琴开始是偷听,后来才去叶家明目张胆地听。
我装模作样看书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工厂大院杨树下,一个是楼门洞过道。我家和叶家同住三楼,平时各家房门是关着的。白天关门闭户的时候多,只有到了晚上才敞开门大人小孩互串门子。三楼过道相对安静。那个年代楼梯似乎专门有人打扫似的,用拖布擦得锃亮。楼窗春夏是敞开的,通风条件好。于是乎我安营扎寨于窗口,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偷听琴音,大都在星期天傍晚,悠扬舒心,比样板戏好听。关键是旋律有新鲜感,陌生而悦耳。一个乐句反复奏起,舒坦。就像用耳朵勺掏耳朵,一下、二下、三下,总在一处骚痒,你能不五官挪位,由生理而灵魂地快活起来。
后来我被叶婶请到她家里听琴演奏,那是叶薪能熟练地拉一首完整曲子时。叶家纤尘不染,洁净。
家里没男孩子就是不一样。屋里香喷喷的。对她家的卫生有个传说。传说是听来的。人物出场表:我妈,我家楼下住二楼的李姨,还有我家隔壁走一个大门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苏小妹她妈。原先四个女人一台戏,叶婶有事走了。于是乎女人们开始说人家闲话。
一个说,你们知道吗,老叶家穷干净,每晚大人小孩得躲在房间里洗屁股。窗帘一拉,灯一闭,先干这事。
一个摇头说不知道,一个问为啥?习惯了,不洗睡不着觉。
一个说在单位,下班后每天进澡堂,身上啥啥的都洗过了,为啥要遭二遍罪。还浪费煤气。
一个说啥干净。咱说不干净。据说她家是淘米盆、洗菜盆、洗脸盆、洗屁股盆,洗脚盆共用一个盆。他婆子呀,你说这饭还吃得下去?
一个说好像是的,她家只有两个盆子。大人用一个,孩子用一个,都说上海人爱干净,就这么个干净法呀。我呸!
小点声儿,别人听见不好,说咱们在一起扯老婆舌……
我看着叶薪在琴谱前,左手托琴左下巴夹着小提琴大圆肚,右手拉琴弓,演奏着欢快的旋律,思绪溜号到爪哇国里去了。记得她那天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夹小提琴音箱下巴处垫着一块蓝手帕,使得她那张小脸愈加润白。
我去叶婶家看拉小提琴的事,第二天苏小妹就知道了,她狠狠地训了我,令我莫名其妙。啥意思,叶薪比我小五六岁呢,我能跟她好上吗?吃醋也没有这么个吃法。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日子她们两家开始交恶。